的她。
这一幅画里,大山这边的天空,湛蓝,飘着朵朵白云,太阳高高挂在天空。
而城市那边的夜空,漆黑,皓月当空,还有许多小星星。
任彦东对着这幅画看了许久,拍下来后放到抽屉。
盛夏没想到小城会那么偏,她跟小姨奶坐飞机到了省城,市里没有机场,只有坐火车过去,还是普通的列车,没有高铁。
到了市里后还要乘车到县里,山路盘旋在山腰,路又弯又陡,不过沿途的景色美不胜收,是她没见过的。
小姨奶问:“夏夏,累不累?”
盛夏回头,“不累,挺好的。小姨奶,我们要几个小时才能到县里?”
小姨奶朝外看了看,“还得两个多小时。”
这么远?
盛夏接着问:“那从县里到村里呢?”
小姨奶笑了,“还得一个半小时。”
盛夏难以想象,在六七年前,夏沐是怎么走出这一片山区的?她每次到北京上学,该有多不容易。
难怪纪羡北会将夏沐捧在手心里疼,她都觉得夏沐不容易。
小姨奶说起她们村:“现在从县里回去方便多了,以前路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颠得不行,现在都修好了。”
她问盛夏,“夏沐,你听过没?她主持节目,我们村里最有出息的女孩。”
盛夏浅笑:“认识,还一块玩过,很漂亮。”
小姨奶:“就是她对象,给我们那边出钱修了路。”又说起村里,还有人给建了学校,还有人在县里开发了旅游。
一路上,小姨奶和盛夏聊着小村庄这几年的变化,时间过得很过,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县城的车站。
来接她们的是小姨奶的儿子,盛夏见过,喊他大伯。
大伯跟夏沐一个姓,也姓夏,他们那个村子有三分之一人家都姓夏,大伯是那个村的村书记。
大伯开了面包车过来,后面两排座位上全是书包,作业本还有文具,整个车厢里都弥漫着新书包的味道。
盛夏转身看了看,“大伯,你怎么买这么多学习用品?”她记得大伯家的孙子还不到一周岁。
大伯:“这是在教育局领的,给村里那些孩子用。”村里的老师没车,村干部加上他也就两个,还有一个既当会计又当电工,也不会开车。
这些学习用品都是一些大公司捐赠,每学期都有。车上新领的这些是下学期用的,马上放寒假,都会提前发给孩子们。
后来大伯专注开车,盛夏就没再多聊。
她拿出手机,终于有了信号,她给任彦东发过去:【三哥,我到了。】
任彦东现在还在飞机上,他那边已经是清晨。
睡醒一觉后,他正在看那些孩子们给他写的信。
有一封是二年级一个孩子给他写的,字写的很工整:
沈老师,我们都很想您,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有图书guan了,有好多好多的书,都是我们没看过的。
老师告诉我们,那些书是您买给我们的,我们可高兴了,我们图书guan还有个xuan传lan,上边有我们很多人跟您一起zhao的zhao片,真xi wang您能看到。
任彦东没再接着往下看,他想了想宣传栏,还有照片。
他对宣传栏没印象,大概是学校有了阅览室后,在阅览室那边设的。
关于照片,他过去给他们上课时,跟不少孩子合照过,没想到学校冲洗了出来。
村子里没什么可玩的去处,盛夏过去后说不定无聊时就会去学校转悠。
一个小时后飞机落地。
出了海关,任彦东把行李箱交给秘书,找出电话簿里的号码,那个小村里的人,他只有村书记的号码,现在只能找村书记帮忙。
小村那边,此时太阳已经落下了山头,天色渐渐暗下。
大伯怕盛夏着急,跟她说:“快到了,顶多再有十多分钟。”
盛夏:“没事儿,我也不累。”
小姨奶问盛夏,“夏夏,饿不饿?”
“不饿。”
小姨奶坐在后排座位上,盛夏转头,“我晚上几乎不吃。”她笑笑,“减肥。”
正聊着,手机铃声响彻车厢,是大伯的手机。
天黑,也没路灯,大伯要专注看路,他跟盛夏说:“夏夏,看看是谁打来的?”
盛夏拿过控制台的手机,来电显示:沈老师。
“是你们那边的老师,沈老师。”
大伯拧眉,他们村里一共没几个老师,没有姓沈的。
他忽然想起来,“哦,是北京那边的,每年都来给我们村的孩子上课,人可好了,我们学校也是他捐钱建的。”
音乐还在响着。
大伯:“你帮我接听,把喇叭打开来。”
盛夏顿了下,才反应过来,大伯口中的喇叭是指免提。
她划开接听键,顺便打开免提,把手机靠近大伯那边。
话筒里传来磁性低沉,又带着急促的声音,“夏书记您好,我是沈凌。”
盛夏一愣,这怎么是三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