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帝国的远征之路(十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开始摒弃传统的冷兵器作战模式,将罗斯主力改造成为以火枪为主的大军。虽然罗斯大军过半的战兵还没有来得及熟悉火枪使用,至少大多数战兵能在战争中能将火枪打响。为了保障战役的突然性,罗斯王国大军把三十万骑兵隐藏在高加索山脉北方二百里草原地区。而四十万步兵和更多的辅助辎重放在了黑海北部沿岸。

    这场国战罗斯人集中了本国八成以上的男人,就连年轻女人也要接替男人放牧,为大军提供足够的食物。没有退路的罗斯王国算是下了大赌注,他们以国事为赌本放手一搏。这些年关于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的流言蜚语就有不少,其中传闻最多的就是中华皇帝张平安在消灭敌国后要展开的种族清洗。特别是一国的老弱妇孺,他们连做奴隶的资格都没有,等待他们的只有被屠杀的悲惨命运。罗斯王国上至王国贵族,下到普通百姓都清楚这一战胜负的后果,他们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没有退缩的余地。当罗斯国王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征集打击中华帝国的粮草和战兵诏令一出,得到了举国百姓们全力支持。那些曾经淳朴的农民收割完庄稼,告别亲人自备武器加入南征人流;牧民赶着牛羊拖家带口向南方聚集,他们的目标相同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被外敌践踏。

    与普通百姓单纯的心思不同,身为王国王子的彼得想得更多自然看得更远。在彼得的眼里,中华帝国不是向王国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说得那样,只要打赢了这场战役将为罗斯王国带来数百年安宁。年轻彼得则清醒地意识到,中华帝国国力雄厚是不会因一场战役失利而彻底失败。彼得只希望以战促和,让罗斯王国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全新的作战方式。彼得最希望中华帝国在这场国战中损失巨大,造成其帝国内部纷争进而退兵。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都需要罗斯王国打赢这场国战。彼得带着萨沙和沙基里列夫少将,用了一天时间为罗斯主力选定了主力扎营地带,随后派遣传令骑兵向父王通报这里的情况。

    中华帝国大军主力向东秘密集结之际,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终于等到了一个盼望已久的好消息。中华水师中央船队提督张森奏报,中华军海商联盟在地中海南面亚历山大港修建了十一个船坞,帝国随军工匠已经开始在组装帆船。中华水师派往非洲西岸的船队,在好望角因风浪损失惨重,回来报信的六艘哨船只有一艘回到了驻地。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来到前线的水师副总督杨春鹤早前写过一个奏章,希望皇帝停止向非洲西岸派遣船队以减少中华水师帆船损失。杨春鹤提过一个建议,那就是花费巨资建造一条能通往地中海的陆地滑道,把位于红海的水师炮船拖入地中海。中华军参谋长古新接到杨春鹤这个奏报后,直接在文报上批复否决了这个异想天开的建议。而皇帝在翻阅这份奏报时,却对水师副总督杨春鹤的建言极为欣赏。

    皇帝张平安很清楚杨春鹤这个建议的出处,数百前奥斯曼苏丹攻打伊斯坦布尔时,就是用这个笨办法将海船绕过守军铁索阻拦,从伊斯坦布尔薄弱的后方发起攻击一举拿下这座坚城。副总督杨春鹤的建议虽然不可行,却为皇帝张平安打开另一条思路。红海到地中海陆地距离不过三百多里,且这里的沙漠地带地势比较平坦,把整艘帆船运过去有些不现实,但可以拆掉帆船上重物将空船从陆地拖往地中海。喜欢说干就干的皇帝张平安下诏,就近征集民夫修建滑道。中华军水师的巨型铁甲船走陆地肯定不行,体量最小的哨船就成为陆地运输的首选。中华军哨船的桅杆和火炮被拆卸下来,最先运到了亚历山大港。

    在中华军水师官兵督促下,十五万当地民夫和八万头骆驼成为修建滑道的主力。其实这个滑道并不复杂,在沙漠中开挖一条深沟,然后在滑道下方和两面是高硬度木质轮毂。位于滑道两边还修建了三千个粗大绞盘,通过畜力将空壳帆船拖向下一组绞盘。十几万人日夜赶工修建这条滑道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累死在这个工地的各族民夫高达四万有余。滑道完工后不久,位于红海的第一艘空壳哨船在数千头骆驼牵引下被缓缓爬上了沙丘。而中华帝国水师二万多水手,押运着各种船用辎重和火炮也开始向地中海亚历山大港行军。中华军水师帆船抵达亚历山大港后,被无数的小船靠人力拖往修建好的船坞重新装配。(未完待续)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