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都在向皇帝建议联合英国对付西班牙人。这些人里面当然不会包括参谋长古新,虽然古新不清楚其中缘由,但皇帝张平安要消灭英国的决心不是凭空想象而来。只不过皇帝张平安还是个不讲究的人,中华军拿了英国人提供的谍报,皇帝张平安明面上对英国人表示感谢,心里还嘲讽英国人自作多情。
数十年前西班牙人无敌舰队兵败英国之后,虽然大力建造海船也无法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特别是西班牙人的战船,因保守的作战观念依旧遵循其高大船身设计。西班牙人没有吸取战败的教训,还是把海上作战确定为跳帮战法为主要海战思路,这就造成了西班牙战船虽然高大却不灵活。欧洲人建造海船虽然也有图纸,但更看重船工们的建造经验,这也造成了欧洲人建船速度缓慢。中华帝国造船,除了要看船工的经验外,更注重标准化施工。帝国皇帝张平安多次审定船场造船方略,在破奴军后期定下了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标准化造船的规矩。这种造船方法在早期施工速度不快,随着大批工匠们技艺提高,中华帝国造船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标准化造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修理起来不费事。
欧洲国家本来就熟练工匠少造船速度慢,一个船坞一年最快也就能造好一艘海船。要是像建造西班牙“圣马丁”号那样的大帆船,一个船坞需要二到三年建造时间。而中华帝国在沿海有数百个船场,干船坞就有二千多个,按照标准建造新船,可保证每个船坞一年可下二至三艘海船。就算帝国建船高峰时期,每个船场还能维修保养数百受损海船,这也使得中华帝国能在海上炮船和货船数量上对欧洲各国取得压倒性优势。帝国疯狂建造海船还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中华帝国在造船技术上飞速进步。许多新技术运用在造船和航海上,进而推动了中华帝国商业发展。而商业繁荣促进了生产技术革新,中华帝国各种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商业上的快速兴起使得帝国税赋激增,国库的金银充实能让帝国大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在修建完黄河改道工程之后,皇帝张平安下令工部完善帝国道路建设。由东到西二条分别长三万里国道,与南北六条二万里国道成为重点工程。钱多得用不完的中华帝国在修建国道的同时,还开始加固长江和淮河河堤。特别是帝国加强对增加人口的投入,皇帝张平安从内库中拿出银钱,只要是帝国本土百姓家生了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会得到皇室二十个帝国银币的奖赏。只不过中华百姓太能生孩子了,皇帝张平安不得不逼迫内阁从国库一半银钱。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中华帝国繁荣发展,也带来了人*发式增长,有了人口增长帝国也就有了充足的兵员。帝国水师学堂采用半年陆地教学,其余上船见习的教学方式,令帝国水师军官大都有航海经验。
当帝国皇帝张平安派遣中央水师提督张森前去搜寻西班牙人船队时,中央水师年轻将士们战意高昂,他们非常想在海战中夺取功勋。在中华军中有一个浅显而朴实的真理,那就是打仗远比熬资历升得快。特别是年轻军官只要在战争中获得奖章,就可以跳过严格的考试直接从见习军官升为正式军官。这次太多张森带领了二百三十艘炮船,除了有二艘铁甲船外,还有五十艘武装货船为船队补充物资。中央水师主力战船为九十艘镇字大炮船,其余战船都是航速快的哨船。提督张森将中央水师船队分成十个搜索船队,在苏禄国东面呈扇形搜查西班牙船队。提督张森按照航海的经验,认为西班牙会躲藏在苏禄国东面沿岸,为此他将中央船队主要搜寻船队安排在这个方向。
只不过中华军作战讲究留后手,张森还是派出了二个船队七艘战船搜寻苏禄国东面外海。中央船队主力炮船被张森分成了两拨,他以“破奴”号为主船,下辖五十艘炮船和二十艘武装货船在前。中央水师副提督张望山坐镇铁甲船“平顺”号,带领其余战船和货船于后,形成了前后接应顺序。为策应中央水师寻歼西班牙船队,帝国南海水师派出了五十艘战船和十六艘武装海船,由苏禄国南面穿过海峡插入东面深海,由南向北寻找西班牙船队。然而,当中央船队前锋哨船和南方向北的南海船队哨船相遇时,中华军偌大的水师船队居然没能发现西班牙船队的踪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