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夷行营大总管张通负责主持京城军事事物,侦缉处都统领许义安暂领京城侦缉和谍报事宜。身为一军统帅的张平安,当他看到亲卫营费金仅仅用五千骑兵就控制京城,当即就感到口中发苦。他从许义安上报文公中看出了浓浓醋意,郑泰的捷报则是满篇抑制不住内心自得。很明显,亲卫营协统费金这个老实人受到了郑泰和赵虎臣两人的蛊惑,还被这两个不良人当了挡箭牌。
许义安之所以不敢公开指责情报处郑泰和赵虎臣二人,就是害怕这场官司牵涉到亲卫营。亲卫营出来的军官遍布破奴军所有战兵营,许义安要是一个不小心就会得罪所有战兵营将领,今后侦缉处就别想在破奴军中待下去。为了平衡破奴军中各山头的矛盾,一军统帅的张平安暂时只能口头夸赞了郑泰和赵虎臣勇于任事敢于担当,至于军功奖励张平安连提都没有提。至于许义安这方,张平安倒是下达褒奖军令,为侦缉处占据大顺军粮营的战役大为赞誉。破奴军将领中就没有傻子,他们从参谋部下发的通报中都看出没有写明的东西。大明京城这场战役,明显是情报处军功更大,只是碍于许义安的情面张大帅不敢直接表彰罢了。让许义安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份暗地想争功的急报,带来了另一个不良后果。破奴军老军头们都觉得许义安这次做法太过小气,他们个个暗自揣测,今后跟许义安作战得多留一个心眼。大明太子朱慈烺这些天眼泪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大顺军,朱慈烺不由得想起他那为国殉难的父皇朱由检。
就是因为父皇没有利用好华国公张平安麾下这支强军,以至于大明差点到了亡国的边缘。这些天朱慈烺愈发想念过世的父皇和母皇,也在反思今后该如何面对入关后破奴军最终去向。选择闯贼李自成下落不明,贼寇大军向西溃败,大明境内除了李自成和四川张献忠两大流寇外,还有南方朱由崧伪明政权。跟着华国公张平安这个喜欢做的买卖人,太子朱慈烺也学会了利益交换。华国公同意朱慈烺登基称帝,除了要铸币权以外还想给华国公一系投靠文官登天的机会。朱慈烺登基缺乏银钱,华国公就用五万金币为贺礼,换来了恩科十五个同进士员额。华国公也知道分寸,考进士需要真才实学,他手下那帮人肯定不如有真本事的人。华国公张平安在未来朝堂上只要了兵部尚书和都御史两个官位,其他的官员任用张平安兴趣乏乏。本来张平安想成立一个理藩司衙门分管境外蛮夷,因跟随太子的官员们反对而作罢。
太子朱慈烺从华国公就官员任命的反应上看,张平安还算是一个野心不大的人。只是首辅杨涟一直对华国公抱有高度警惕,他认为张平安绝不是一个良臣,一旦有机会他搞不好会出现不好地念头。对于杨涟的看法朱慈烺深以为然,只是他还需要借助破奴军扫平大明内乱,随后再找机会铲除华国公张平安这个危险人物。太子朱慈烺之所以不提让破奴军出关,就是现今他没有一支能与破奴军抗衡的大军。在辽东吃了这么苦,还经历了亡国之痛,朱慈烺深知必须将张平安抓在自己手中,才能号令破奴军归自己所用。只是这个想法朱慈烺只能深埋在心里,要是被张平安察觉引发破奴军造反,这个后果朱慈烺承受不起。可惜的是朱慈烺心机还是不够深沉,他挪用华国公给予登基用银子养兵,知道这个消息的首辅杨涟不由得暗中担忧。
当破奴军全面追击大顺军残部之际,主帅张平安正担心天津卫附近对战刘宗敏大顺军的破奴军,这两天一直没有新消息。张大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征夷行营大总管张通在临去京城前,就没有指定对战大顺军主将。付瑞阁部在张通带本部前往京城,就独自对战大顺军刘宗敏部。虽然付瑞阁部只有一万六千人马,在破奴军中属于乙等战兵营,却是全骑兵部队很轻易地就让刘宗敏大军不敢轻易出击。不久,水龙营和水师陆战营赶到战场,将刘宗敏大军三面包围。虽然破奴军整体兵力不如大顺军,全骑兵的五万破奴军足以应对以步兵为主的七万大顺军。虽然破奴军以远距离监视战法围困了大顺军,三个战兵营将领却在具体战法上产生了严重分歧。统领付瑞阁主张困死缺乏粮食的大顺军,而水龙营统领黄飞鸿则力主用破奴军惯用战法一举消灭大顺军刘宗敏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