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
张平安的谨慎,让孙承宗体会到小狐狸对地形的极度重视。怪不得张平安能打胜仗,他不但重视天气更重视地形。
三天后京师神机营副将牟成带部队接手延长县防务,曹文诏接手甘泉城防,破奴军主力胡明、张通部从甘泉出发向北近逼延安城,张平安则带领主力向西压往延安。
胡明、张通带部队离开甘泉北五十里就停了下来,胡明部在北,张通部在西南两部间隔二十里分别扎营。这里虽然沟壑纵横,相较而言并不险峻,有利于骑兵机动攻击敌人。破奴军张大帅给他们的命令是:待主力部队接敌后,拖住闯贼右翼部队,不准闯贼向南突围,也不准胡明出击,只允许闯军撤退时平压与大部队在延安城会师。张平安生怕胡明乱来,看到敌人退缩后给自己部队捞战功,特地命令杜小山前去督战。
。。。
延安府衙内闯王高迎祥帅衙,身穿大明官军盔甲的闯军亲兵,手绑蓝布带警惕地注视进入府衙步履匆匆神色各异的人。随着破奴军逼近延安,闯军中出现了各种谣言,有的说延长县被山西官军屠城后再次被破奴军屠城;有的说破奴军*很黑很暴力的主帅张平安,放言屠光所有跟随闯军的百姓。
对于各种传言,闯军主帅高迎祥倒是极为淡定,从破奴军的战略布置来看,破奴军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和上次一样,破奴军统帅张平安很可能又看上了他手下这帮乱民。高迎祥甚至能猜到,张平安会放过他一马还能让他带着主力逃跑,不过高迎祥始终没想好往什么地方跑。
高迎祥通过截获的朝廷邸报来看,朝廷派出最知兵事的阁老孙承宗来前线督战。据传孙承宗与张平安私交极好,张平安甚至为孙承宗逼迫皇帝让孙承宗重新出山。所以,闯军不能从山西方向突围,官军在孙承宗督促下沿黄河布防,特别是破奴军入关后,大明朝廷调大同边军六万进驻黄河沿线,一旦闯军主力被官军缠住,破奴军动作极快,不需三日必将闯军包围,当着孙阁老的面张平安就是想放水都难。
高迎祥深刻理解到,在这个乱世来说谁的势力大,谁就有说话的权利。他曾经也想过去和马腾耀回军汇合,闯军这么多人马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况且马腾耀也不是一个好相处地主,要是与马腾耀一个不对付双方火拼一场,最后得利的还是朝廷。
眼见没有好的去处,高迎祥不得不考虑军师姚雨霖给他出得主意。姚雨霖对破奴军战法极为熟悉,他提出破奴军行军速度快火器十分厉害,就不能按常规应对。应该深挖沟壑迟滞破奴军速度上的优势,集中所有青壮兵力边打边撤,把破破奴军引到闯军预定战场,采用四处出击战法利用闯军人数上的优势,把破奴军拖疲拖垮,在视战场形势决定是否反击。
对于姚雨霖的战场谋划,高迎祥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毕竟破奴军战力强悍不是闯军所能抗衡地,要是把破奴军拖二个月,大明朝廷对破奴军的态度就会起变化。据姚雨霖讲述,破奴军对辎重补给要求极高,破奴军在大明地界时日越久,大明朝廷粮草供给就会出现巨大的缺口。
不堪重负的大明朝廷搞不好还会在破奴军背后下刀子,这样的话,闯军也许会死中求活。只要闯军在陕北站稳脚跟,破奴军都啃不下的骨头,官军就更不可能打败闯军,到那时,再和马腾耀讲讲条件瓜分陕北的地盘。几年后,壮大的闯军也许会打进关中平原,只要西安拿到手,在陕西自立为王也不是不可能地。想到这儿,闯王高迎祥决定按军师姚雨霖的布置,准备与破奴军大干一场。
在闯王高迎祥下定决心后,他也为自己留了条后路。高迎祥把老营一分为二,一部七千人马派往保安,另一部三万主力留守延安。当军师姚雨霖知道闯王的命令后内心暗叹:闯王高迎祥不是一个破釜沉舟的帅才,根本就不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还未开战就露怯这仗就没法打,闯王这种保存实力做法会严重打击闯军的军心士气。
不管闯王高迎祥做何打算,破奴军大帅张平安还是按既定方针集结队伍,他要用铁锤砸鸡蛋战法,一举消灭闯贼高迎祥主力部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