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吐鲁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外,还有木头沟、胜金口沟、苏巴什沟、连木沁沟等。

    三、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高昌北郊的戈壁荒滩上,距离吐鲁番约40千米,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墓地长约5千米,宽约2千米,清理发掘了近500座古墓葬,年代为西晋到唐代中叶,墓葬按家族分区埋葬,以砾石为界,界限分明。阿斯塔那古墓葬有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昭武九姓等各民族居民,其中以汉人为主,墓葬一般为夫妻合葬,少数有一男二女或三女合葬,此外也有单人葬。

    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几乎每一座都有斜坡墓道和土洞墓室,地面堆有砾石,平面呈“甲”字形;墓室一般高2米以上,为平顶或穹窿顶,死者多安放在洞室后部的土炕或简易木床上,没有棺椁,死者头枕鸡鸣枕,面部掩巾,眼上盖瞑目,双手握木,身着棉麻或绢锦织品制成的衣服,四周或有亭台楼阁、车马仪仗、琴棋笔墨等的模型,或有葡萄、瓜果、饺子、面饼等食物,有的墓室后壁还绘有线条流畅的壁画。

    阿斯塔那古墓群还出土了上万件珍贵文物,有干尸、文书、墓志、绘画、泥俑、陶器、木器、金器、石器、古币及丝、棉毛织物等,被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

    四、也米里古城遗址

    也米里古城遗址。位于额敏县也木勒牧场格生村北距额敏县约7公里,距今700多年。据《元史》记载:“太祖东归,定田子分地”记的是成吉思汗西征(公元1219—1244)后,把所征服的地方分封给他的四个儿子,其中“也米里保宾宾地封三子窝阔台”,历史上称作窝阔台汗国,首府设在额敏,统治

    范围包括今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和蒙古西部。窝阔台曾率部在也米里河(额敏河)南岸兴土木,筑高墙,建成一座四方形都城,取名“也米里城”,也称“都鲁布津城”,随着窝阔台统治地位的巩固,也米里城也日趋繁荣,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死,窝阔台继蒙古大汗位后,仍致力于成吉思汗未完成的对外征服大业,为适应连年征战的需要,他下令在各地设立驿站,开通道路,修建仓库,储备粮食。由于政治上的暂时统一,交通畅达,促进了商业的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也米里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公元1306年窝阔台大汉的孙子海都与忽必烈夺帝位失败后,其领地并入察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哈台的封地),而窝阔台汗国首府—也米里城则毁于这一次权利之争的站斗中,留下一处古城遗址作为这一历史的见证。

    也米里古城遗址长2000米,宽1800米,面积约3600000平方米,遗址高出平地5—6米,额敏河在也米里古城遗址西北侧不远处流淌,地势舒展,水源很充足,它的东面是乌日喀夏尔山。

    五、柏孜克里克石窟寺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北约40余公里的火焰山主峰山腰、木头沟沟谷西岸的陡崖上,东南距著名的高昌故城约10公里,南距胜金口石窟寺4.8公里,东距鄯善县城约60公里,属吐鲁番文物局管辖,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寺散布于火焰山木头沟沟谷西岸、南北方向一公里范围内的断崖上,全长(南北)166米。洞窟分三层修建,现存窟室83个,总面积约3000㎡,主要有礼拜窟(即支提窟)、僧房窟和影窟3种形式。其中有壁画的洞窟40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约合1200㎡。洞窟主要是回鹘时期的遗存,其中11世纪的壁画是石窟群艺术中的精华。

    洞窟遗存

    洞窟的建筑形制主要分中心柱式、长方形券顶式、方形穹庐顶中堂带回廊式三类,其它类型均由这三种派生、演变而来。大型洞窟主要开凿于麴氏高昌和回鹘高昌强盛时期。

    洞窟开凿工艺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在崖壁内直接凿出,这种窟室多属早期的开凿行为,窟形较小,中心柱式为多;第二,在崖壁内凿洞后加土坯券砌,这是随着开凿时间的积累所呈现的加固工艺,有的是整洞券砌,有的利用生土壁仅在顶部用土坯券砌,为开凿大型洞窟奠定了建筑工艺基础;第三,完全是用土坯在崖壁前券砌,这是唐西州以后出现的工艺,流行于回鹘高昌时期。另外,从石窟寺出土的木构建筑特有的斗拱构件分析,中原地区的木构建筑技术曾与吐鲁番地区传统的土建工艺完美的融合并普遍使用。

    美食

    葡萄

    新疆的瓜果赫赫有名,吐鲁番的葡萄更是享誉大江南北。由于优越的光热条件和干燥少雨的气候,吐鲁番的葡萄含糖量特别高,极受欢迎,而且吐鲁番的葡萄品种多达数百种,爱吃水果的朋友们,完全可以把葡萄等水果作为主食,一路走一路吃,这种“水果宴”是吐鲁番独具的特色。此外,由于吐鲁番的葡萄产量高,所以以葡萄加工成的其它食品也就特别多,例如,各种各样的葡萄干、葡萄酒、木赛来斯、葡萄水等等,无一不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拌面

    拌面俗称拉条子,一种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的小麦面制品+佐餐的拌面菜(味道好极了)。拉条子用上好面粉和面,拉制而成,呈圆条状,由此而得名。在风味小吃中,拉条子是极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一种。它柔韧细长,圆润滑爽,吃起来别具风味。

    曲曲

    曲曲是深受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它跟汉族人民所说的馄饨相仿,在制法和用料上却有它的独特之处。

    先用上白面粉和面,擀成薄片,切成四平方厘米的方片。再把肥羊肉剁成肉泥,用肉泥、洋葱末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许肉汤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方丁(哨子)。用面皮逐个包馅,先成饺子状,把两头从底部弯曲捏合。在肉汤煮开时,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时,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倒入煮开,放香菜即可舀出盛碗。曲曲皮薄馅嫩,配用羊肉原汁原汤,且汤清味鲜,风味别具。

    帕尔木丁

    原料:面粉、肥羊肉丁等

    制法:把肥羊肉丁、少许炼羊油、洋葱、鸡蛋、盐、孜然粉、胡椒粉等拌好做成馅,再把面粉加鸡蛋和油做成皮,然后放馅包成马鞍形。将包好的帕尔木丁放入囊坑烤制,大约20分钟后,帕尔木丁就烤好了。

    特点:帕尔木丁色泽金黄悦目、皮酥肉嫩油多,吃时包子皮犹如溶化在嫩肉油香中一般。

    吃法:可单独食用,亦可与抓饭一起食用,被称为抓饭包子,是维吾尔族人的上等饭食。

    木赛来斯

    原料:鲜葡萄

    制法:用去叶留刺的骆驼刺敲打洗净的鲜葡萄,使葡萄的皮和核留在案板上,汁流入盆中,经过滤后倒入锅中熬。熬好后,倒入缸中加盖密封,并置于向阳的地方发酵,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0天。由于地区的不同,在木赛来斯汁中加入的东西也就不一样的,有的地方放玉米粒、茶叶和药材,还有的地方放去头去爪、去毛和五脏的雏鸽及烤熟的、去过脂肪的羊羔大腿肉,而有些有钱的人家还会放些金子的粉沫。

    特点:木赛来斯虽含有微量的酒精,但却不是葡萄酒,它呈淡咖啡色、味道酸甜、气味芳香、营养丰富,是备受维吾尔群众喜欢的一种饮料。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