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四川盆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3.5个月。全年日平均气温≥10度的积温4200度~6100度,无霜期280~300天。

    川西北高原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12度到4度左右;四月平均气温0度~10度;七月平均气温10度~22度;十月平均气温0~14度左右。全年无夏,冬季漫长,可分3期:寒期候温≤0度,冷期候温1.1度~9.9度,温凉期候温≥10度。全年日平均气温≥10度积温在2000度以下。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8度~22度。一月平均气温2~14度,德昌以南谷地8度~12度,为全省冬季最暖地区;四月平均气温8度~24度;七月平均气温15度~26度;十月平均气温10度~20度。四季区分不明显,一般只分两季。全年日平均气温≥8度,积温德昌以南河谷>4500度,以北锐减至2000度。

    降水量: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10%,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40-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地形: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1。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2。四川盆地边缘地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该区主要的山脉有:北东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大娄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3。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4。川西北高原地区本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分布在若尔盖、红原与阿坝一带的高原沼泽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沼泽带。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主要山脉有岷山、巴颜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儿山、沙鲁里山。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盆地是中国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与湘鄂西山地相接,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望,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底部又由成都平原、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三部分构成,总面积达26万余平方千米。

    四川盆地为丘陵性盆地,底部以丘陵为主,以及一些低山和平原,盆地边缘多低山和中山,山势陡峻,发源盆地边缘山地的河流大多为“v”型谷,岭谷高差都逾500~1000米,地表崎岖,故历史上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地表为大面积的中生代紫红色砂岩所覆盖,故称“红层盆地”,是中国中生代陆相红层分布最集中地区。

    四川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盆地内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500~1800毫米,有“华西雨屏”之称,但年内分配不均。

    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具中性或中性偏碱,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质地适中,有较好的透水、通气性。早在西汉时期,即开垦种植。盆地内的土地利用率高达30%~4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水稻、油菜籽产区。蚕桑、柑橘、油桐、白蜡、五棓子、银耳、黄连等产量均居中国第一。植被为次生林木,覆被率低。因降雨分布不均与地形的特殊性,往往造成农业生产中的夏伏旱、洪涝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