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鱼丽于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两人持握长矛,他们的伍长则披坚执锐,挺身在前。

    干戈,也就是大盾和步戈。

    徒卒的步戈并非接着三四米长杆的长柄兵器,而是全长不过一米四左右,用法类似于战斧的玩意。戈相比于斧,在自上而下的劈砍时,尖端能够触及的深度更大,也就更容易重重敲碎沉睡的心灵。

    干,是能够掩护身体的大盾,能够保护郑军的方阵在面对战车掠袭之时,不至于被车上甲士的箭矢接连射杀,导致方阵被正面冲垮。至于侧面,则是继承了优良的华夏传统,直接弃疗。

    长矛的用法当然,谁都知道,只是郑国在郑伯寤生与正卿祭足的治理之下,实在是富得流油,矛头的材料用的甚是任性,穿甲的性能相当可怕。

    再到后来,郑军甚至已经将宝贵的弓弩下放到每个徒卒伍了,须知这个时代的弓、弩造价极贵,尤其是以牛角制作的良弓,其价甚至超过了一头耕牛。所谓“牛戴牛”的说法,便是一头能提供角弓之角的牛,相当于头顶又顶了另一头牛一般。

    郑人于是取消了伍长的甲胄,改为伍长手持弓弩,携三十支箭矢,遇敌三箭,随即撤到四人纵深的阵后重新拉弓搭箭,再跑出来射上一箭,如此反复,在阵列之间前后徘徊,顺便也就能承担指挥的职能了。

    诸儿在戴邑观察郑军军阵,一度被郑军的装备之精良馋得口水从眼角流下。

    自从灭纪之后,齐国的军力也迎来了一次大幅的增长,如今,从纪国的盐场产出的食盐已经完成了第一年的收获,给公室带来了一大笔财税收入。相比于原本齐国的盐场还要反哺给全国各行各业,纪国的盐场带来的收入就非常可观了。

    有了钱,便有了扩军备战的资本,一年下来,齐军徒卒伍的装备也已鸟枪换炮。

    相比于郑国依靠农业与商业两手并抓,齐国的农业目前还是扶不起来的状态,但齐国也有齐国的优势。

    绵长的海岸线为齐国带来了大量的渔获,使得齐国的“胶”的产量可以说是一骑绝尘,不仅远超郑国,甚至郑、卫、鲁、宋四大国加起来,也不及齐国一个零头。所谓的“胶”,乃是熬烂的鱼鳔冷却之后制成的生物胶,为粘合角弓两臂所必须,强劲的角弓之所以能提供可怕的张力,正是“胶”的功劳。

    由于“胶”容易受潮,不得不用漆或者树皮进行外装,而齐国发配到无棣水以北的那五千鲁人,已经为了开垦新的田地而伐取了大量的木材,其中不乏绝好的鹊桦木,用鹊桦木的树皮包裹弓身,便能制作成防潮性能绝佳的“鹊桦弓”了,而剩下的木质部分,则正好可以用来制作弓矢,一点都不至于浪费。

    除了鹊桦木之外,无棣水北原野上的另一大利好,则是高大挺拔的杨树,虽然杨木之弓不如柘木制作的良弓质量之佳,但也仍属上乘之列,至少是比竹木做的弓要好得多的。

    相较于郑国依靠着强大的国力和高昂的税收保证精良的装备,齐国是某种意义上路子走歪的得天独厚,制作良弓的成本比郑人要低,原料丰富,产量也就相当可观,再加上严格的保护程序减少了日常弓弩的损失,仅仅这一年的功夫,齐军徒卒伍的弓弩普及率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三年时间,齐国便能赶上郑国纵横二十年才有的积蓄。

    不过,齐国如何姑且不论,周公黑肩的脸色已经发白了。

    沾着花白胡须的嘴唇颤颤巍巍的。

    “郑军如此,王师与战,焉能胜哉!”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