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节 切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短,往来涩滞不畅。

    【主病】气滞血瘀,精血亏虚。

    【脉理】气滞血瘀,阻滞脉道,血行不畅,故脉来涩滞有力,属实证;精亏血少,不能濡养经脉,脉气往来艰涩无力,属虚证。

    10.洪脉

    【脉象】脉来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特点是脉形宽阔,波动大而有力。

    【主病】热盛。

    【脉理】阳热亢盛,气盛血涌,脉气鼓动有力,故脉大而充实有力。久病体虚而见洪脉,为虚阳外越,邪盛正衰的危候,脉象多洪大而沉取无力。

    11.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特点是脉形窄,波动小而无力。

    【主病】诸虚劳损,以阴血虚为主,亦主湿证。

    【脉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气虚无力鼓动于脉,故见脉体细小无力。湿邪阻遏脉道,气血充脉不利,亦可见细脉。

    12.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应指无力。特点是位浮、形细、势软,如絮浮水,轻取即得,重按不显,又称软脉。

    【主病】诸虚证、湿证。

    【脉理】气血不足,脉道狭小,脉行无力,则见脉浮细软而无力,故主虚证。湿邪内侵,脉气趋表而偏浮,湿气阻遏脉道,则脉细而软。

    13.紧脉

    【脉象】脉来绷急,应指紧张有力,状如牵绳转索。特点是脉搏的张力大。

    【主病】寒证、痛证、宿食。

    【脉理】寒性收引,痛为不通,或宿食停积,阻滞脉道,使经脉拘急紧张,故见紧脉。

    14.代脉

    【脉象】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特点是脉搏缓慢,有规律性的间歇。

    【主病】脏气衰微,痛证,风证。

    【脉理】脏气衰微,气血运行无力,脉气不复,故脉来迟缓有间歇,且代而无力;痛证,风证,邪犯经脉,阻遏脉道,致使脉气不相顺接而致代脉,但代而有力。

    15.结脉

    【脉象】脉来缓慢,而时一止,止无定数。特点是脉搏缓慢,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瘀血证,癥瘕积聚,气血虚衰。

    【脉理】阴寒凝结,或气血痰食凝滞经脉,致使脉气阻滞,故见结脉,但脉实有力;气血虚衰,无力鼓动脉道,致使脉气不相接续,且脉虚无力。

    16.促脉

    【脉象】脉来急促,时有一止,止无定数。特点是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阳热亢盛,气血痰食瘀滞,脏气衰败。

    【脉理】实证者,脉促有力,多为阳热亢盛,或气血痰食郁滞化热,热迫血行而脉数,热灼阴津,津血衰少,或气滞、血瘀、痰饮食积等有形邪气阻闭气机,导致脉气不能接续;虚证者,脉促无力,多因阴液亏耗,脏气衰败,致气血不相顺接而致。

    (四)相兼脉与主病

    相兼脉又称复合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复合而成的脉象。

    在疾病过程中,致病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邪气侵犯人体,机体正气又有盛衰不同,故临床表现往往错综复杂,因而脉象也多相兼出现。相兼脉的主病,多是单一脉象主病的总和。如浮紧脉为表寒证;沉细脉为里虚证;滑数脉主实热证,或痰食郁滞化热等。

    总之,每种脉象均可通过脉位、脉率、脉形、脉势、脉律等体现出来,并因某一方面突出异常而命名。诊脉时必须综合考虑其变化,才能正确认识相兼脉象及主病,为辨证论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知识拓展……

    研究发现,影响脉象形成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四类:1心脏因素,包括心脏结构的变异、功能的改变及病理变化等;2血管内因素,主要指血液及其流动因素的变化等;3血管因素,主要指血管组织成分的变化;4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二、按诊

    按诊是医师用手对患者体表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病性及病情轻重的一种诊察方法。临证时,一般先触摸,后按压,由轻到重,由浅入深,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地进行诊察。

    (一)按肌肤

    按肌肤,主要是辨别肌肤的冷热、润燥、肿胀等。

    一般而言,肌肤灼热,多见于阳证、热证;肌肤发凉,多见于阴证、寒证;肌肤湿润,为有汗出或津液未伤;皮肤干燥,为无汗或津液已伤;久病皮肤干燥,状如鱼鳞,触之棘手,称肌肤甲错,为阴血不足,瘀血内结;皮肤按之凹陷,应手而起者,为气胀,不能即起者,为水肿。

    (二)按手足

    按手足,主要了解阴阳的盛衰,病性的寒热。

    一般而言,手足俱冷,为阳虚或阴盛,属寒证;手足俱热,为阳盛或阴虚,属热证;四肢厥冷,胸腹灼热,呼吸气粗,为阳盛格阴的里热实证;手足背热甚者,多为外感发热;手足心热甚者,多为内伤发热。

    (三)按胸胁

    按胸胁,主要诊察心、肺、肝的病变。前胸隆起,叩之呈鼓音,多为肺胀;胸胁按之胀痛者,多为痰热气结或水饮内停;胁下肿块,多属气滞血瘀;疟疾日久,左胁下肿块坚硬,为疟母。

    (四)按虚里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按虚里,可以了解宗气的盛衰。若微动不显,多为宗气虚弱;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若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是心气衰竭,为危重之象。

    (五)按脘腹

    按脘腹,主要检查脘腹部有无压痛、胀满及肿块。脘腹的不同部位内应于不同的脏腑,可以了解病变所属何脏腑。

    脘腹疼痛喜按,局部柔软者,多属虚证;按之痛剧,局部坚硬者,多属实证;腹部胀满,按之充实,有压痛,叩之声音重浊,多为水饮停留;腹部胀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空响,为气胀。

    腹内有包块,按之硬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称为“癥”或“积”,病属血分;按之无形,聚散不定,痛无定处,称为“瘕”或“聚”,病属气分;左下腹胀痛,按之有硬块者,为肠中有宿粪;右下腹疼痛拒按,多为肠痈;绕脐作痛,痛起结块,时聚时散,按之可移者,多为虫积。

    (六)按腧穴

    按腧穴,指按压身体上某些特定穴位,以判断疾病所属脏腑的诊察方法。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脏腑病变可以在相应的体表穴位出现反应。通过在经络腧穴上进行触诊,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如肺病可在肺俞穴、中府穴有压痛;肝病在肝俞、期门穴有压痛;胃病在胃俞、足三里穴处有压痛;脾病在脾俞、章门穴有压痛;肠痈在阑尾穴有压痛;胆囊疾病在胆俞穴有压痛等。

    思考题

    1.望神的内容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

    2.何为常色?分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

    3.试述常见舌象及主病。

    4.问寒热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5.叙述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

    病例分析

    患者张xx,男性,75岁,久病卧床5年,半月来病情加重,精神委靡不振,健忘嗜睡,面色晦暗,反应迟钝,食少纳呆。今日晨起,精神突然转佳,面红如妆,言语不休,索要食物,想见亲人。

    分析:患者年老久病,脏腑功能衰退,精气血津液不足,神失所养,故精神委靡不振,健忘嗜睡,面色晦暗,反应迟钝,食少纳呆,为无神的表现;微弱的阳气不能维持脏腑的最基本功能,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故精神突然转佳,面红如妆,言语不休,索要食物,想见亲人,为假神的表现。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