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夜,饲年猪。”
“日晴夜雨,百姓做财主。”
这是一句有关气象方面的谚语,意谓白天晴朗,夜晚下雨,风调雨顺,百姓一个个都成了“财主。”
这些所谓的“古话”,可说是前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当然也难免夹杂了一些糟粕。尚希读者明鉴。
此外,在花墩,还有一些流传甚广的“古话”,甚至可说是充满了哲理。例:
“远路赶早市。”
“哑口多白话。”
“野猫眊熟觅。”
在宴席上,一些输了拳的酒鬼常常会自嘲:
“拳输酒不输。”
还有:
“出痘不死出麻死。”这话用在中国足球队身上,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
“有香不食要食臭。”
“白猪去食,乌猪还愿。”
“耳朵肮脏不摸”
“和尚不晓得尼姑寺。”
“乌龟摆起鳖屄的架子。”
“年大不如春大。”
“出丑不如缩手。”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有一回,文曲随口胡诌了一句:
“九月九,蚊子叮捣臼。”
谁知,第二天,这话就被人当作“古话”使用:
“九月九,蚊子叮捣臼。古话都这么说”。
此外还有“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办死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话也许应该改成“五十不豪,六十不富,九十办死路。”
此外,还有诸如“一户人家三只虎,不苦也要苦。一户人家三条龙,不穷也要穷”等等废话。
何谓“谷筱”?
水稻收割后,必须先经过脱粒。此后还有多道工序,如梳去谷筱,此外还有去除谷壳等等。然后再经过太阳暴晒,筛去稗籽、小石块等等然后才能入仓。每一年,拿到粮站去交的公粮,也必须如此。
每年,夏粮的入库时节,粮站都会在附近村镇临时招收几名粮食验收员。这些验收员,一般都是附近村镇较为有头有脸的人物。像花墩的耗子叔、马掌、蚯蚓村的史征收等等。他们虽然不一定根红,但必须苗壮。他们大多都曾经当过村干部,或小队干部之类,都是一些在村子里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些被粮站临时招募来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一是掌秤,二是用嘴、手或其它验收工具来验收交上来的公粮是否合格。是否已经晒干、飏净了,是否还有水分,是否还留有谷筱、谷壳。他们的经验是如此丰富,往往只需用肉眼一瞧,就基本能够判断这些粮食的成色。粮站临时招募的这些验收员,也基本上是往年的老角脚色。
公元19xx年,大田承包到户。
这一年,花墩的一些村民,打听到黄鹂粮站的稻谷验收员是蚯蚓村的史征收,鹳的女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思想还是好的,虽然不一定全像报上所宣传的,把最好的稻谷拿去交农业税。但起码也总能够过得场。
然而,像猫鼬即黄鼬,四指之流,一听说花墩的女婿史征收在验收稻谷,就纷纷把最差、最次的稻谷拿去交公粮。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