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邶静像之前几次一样,换上女官尚服。
没想到晋王妃送给自己的这套大红官服,实用性如此之高。
窦奇峰亲自策马驾车,将严邶静一直送到宫门处,转由禁卫军守备士卒护送,入到内宫。
换领宫女,带到御书房前。
上官婉儿将严邶静迎了进去,女皇陛下正在书桌前审题。
桌案一旁是三个老者,估计就是什么太傅、太师、大学士什么什么之类的。
三位老者看起来都是须发皆白,看起来就满腹学问的样子。
世子正襟危坐在御书房中的一张案桌前。
和他一起并排而坐的还有两个少年,每人面前也都摆了一张书案,世子c位居中。
另外两个少年看起来比世子还要小上几岁。
【哎,真都是粉嘟嘟的鲜肉小奶狗!一个赛一个的俊俏!】
上官婉儿凑近了严邶静的耳朵介绍道:“世子左边的,是卫王武德庸的小儿子,右边的,是安楚郡王武乘览的小儿子。”
严邶静有过目不忘之能,自然是将这两位武姓王的名字都记在了心里。
【奇怪的是这个叫卫王的武德庸,同样也是二字亲王,应该和晋王、齐王、敬王他们三位地位差不多,怎么之前没怎么听晋王提过。】
【而且晋王妃的生日宴那天也没见这人出现过。】
【至于这个安楚郡王,既然是郡王,地位上比二字亲王肯定是低一等级。】
【这几次晋王府里的议事,都没听说过这两个王的人参加过……】
【看来,同为武氏宗族,有些地方也不一定都能想到一起去。】
女皇将写着题目的卷宗看了一会儿,也没发表意见,只是问了句:“这些题目,婉儿看过了吗?”
上官婉儿急忙点头:“回陛下,微臣看过了!”
女皇:“你觉得怎样?”
上官婉儿:“难易中等,立意颇佳,若几位世子答得好,一定不失为几篇治国名篇!”
女皇点点头:“你觉得好就行了,让孩子们开始答吧,能不能写出治国名篇我可不敢想,但求能句句都讲在理上,我就不胜欣慰了!”
三个老头子谢恩,接过题表,分发给了三位小世子。
女皇笑眯眯的看着三位小世子看题、审题、研磨、提笔、托腮、着文……
目光慈祥的就像是在看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一样。
看了一会儿,慢慢站起身来,示意上官婉儿和严邶静,随自己走到御书房外的花园圃中的一处小亭,坐了下来。
女皇看着花园里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花朵,突然开口:“你这个丫头啊……朕叫你审案,你却东拉西扯,问七问八,翻出了这么多的旧案!”
【原来女皇已经看过了审案的卷宗记录。】
严邶静急忙跪下赔罪:“请陛下恕罪,臣也只是想着尽力清查,不想让真相蒙尘!”
女皇叹了口气:“哎……你们呀,就是憋着劲要让朕同意,重审裴印年的案子!”
【陛下叹的这口气太关键了,这口气叹出来,一切就都有得商量!】
严邶静:“陛下,河东裴氏案牵涉民意甚广,就连我洛阳城的居民,都在牵挂这位远在慈州府的一位父母官的案子,可见其实在是有许多未能平抚民意之处。”
女皇冷笑了两声,回头看了看严邶静,“民意?若是什么事都顺应民意,只怕,我这个皇位,都做不成了吧?”
严邶静一愣,心说这个帽子可盖的实在是太大了。
“女皇陛下何出此言,以陛下之圣德明断,才学通博,君临天下正是顺应民意之举!”
女皇脸色稍稍有些和缓,面向严邶静,缓缓问道:“你可知道当年徐敬业谋反之事?”
“微臣当然知道此事!学史明鉴,不敢忘怀。”
“昔日朕入政临朝,左右亲近之人都说朕是天下女德典范,治国有方,可是,朕当真面南背北称帝之时,那些人就变了一副面孔,用另一副眼神看着朕做的这一切!”
严邶静想了想:“回禀陛下,以微臣的意见,天下人终有一天会接受世俗规定、礼教束缚的改变,前提是,他们的生活安康,吃穿不愁!”
女皇听得懂严邶静的意思,就是说老百姓只要吃得饱,穿得暖,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有奔头,他何必去管当皇帝的人是男是女呢?
严邶静这句劝说到了女皇心里,女皇脸上的愠怒之色更加和缓了些。
严邶静继续说道:“昔日徐敬业起兵谋反,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先遭到朝廷贬谪,私愤不平,这才走上了谋逆之路,至于他提出的军中口号,也不过就是蒙蔽愚民,为其自己正道的一些托辞!如今天下百姓都看得出来这一点,当然知道这些大逆不道之事,并不算中流民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