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对老马来说……这简直是,量身定做啊。
李启看了一眼旁边的净摩和尚,却发现这机器和尚也在活动身体,一举一动之间好似龙游天际,他的傀儡身躯极为强劲,比李启的小身板厉害多了,按照观想图之中的神意移动之时,竟然能够抗住那股重压。
并且,净摩和尚领悟的并非纯粹的真龙之资,与真龙对应的菩萨之资,似乎也在他的观想范围,所以得出来的成果和李启还不太一样。
既然如此……
李启微微颌首,坐下来,然后再度沉浸到观想图之中。
然后,他不在挪动身躯,而是通过‘想象’的方式,开始推演这观想图之中的种种法门,观察真龙身姿的一点一滴。
没有身体的配合,纯凭想象,进度会慢一些,毕竟直接上手学习是最好的。
但李启的身体顶不住这套霸道的功法,光是演练就足以让他骨碎筋断,所以只能依靠想象了,还好李启的脑子比较好使,进度没有落后太多。
净摩和尚和李启,两人各自从这幅观想图的真龙身姿之中,揣摩这幅观想图藏有的功法。
李启一点点的推测,净摩和尚也一点点的前进,二人开始尝试揣摩这张观想图的每一个细节,从菩萨的神态,散发出的神光,真龙身上的气魄,再到四周所有的景色。
龙池澄净皎洁,常无增减,风雨飘注,雷电晦冥,纵火飞烟,扬沙激石。
又有菩萨神光,心游真际,内外典籍,穷究幽微,神光烛曜,灵异昭彰。
一直到一天过去,李启和净摩和尚几乎同时睁开眼睛。
“施主悟到了多少?”净摩和尚问道。
“一半。”李启回答道。
“小僧也悟到了一半,所以……龙法和佛法,是否能合二为一?”净摩和尚又问道。
“试试?”李启也不知道答桉,只能提出这个建议。
净摩和尚点点头:“那就试试。”
在一旁趴着,露出后背上观想图的老马这时候站起来,先前他一动都不敢动,生怕自己挪动,导致这二人的观想过程被打断。
如今看他们两个的样子,似乎有所成果了?
但李启和净摩和尚都没有理他,而是对坐,开始互相讲述。
李启道:“法不孤起。谁为安名。颂曰。摩诃大法王。无短亦无长。本来非皂白。随处现青黄。华发看朝艳。林凋逐晚霜。疾雷何太急。迅电亦非光。凡圣犹难测。龙天岂度量。古今人不识。权立号金刚。”
净摩和尚接话道:“言智慧。善破一切烦恼。转为妙用。波罗蜜者。梵语也。言到彼岸。不着诸相谓之彼岸。若着诸相谓之此岸。又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经者径也。见性之道路也。”
李启再言:“有龙依宫住。而能兴云。有人仰视。所见宫殿。当知是乾闼婆城。干城者。即乾闼婆。海上龙蜃化现余气。人见楼阁。忽尔还无。此破众生妄执五蕴色身为实。”
净摩和尚闻言点头,继续接话:“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清净。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李启接着说道:“龙颔下争珠。豁开先圣妙门。后学进身有路。放开一线。语则全彰法体。默则独露真常。动则只鹤片云。静则安山列岳。举一步如象王回顾。退一步若狮子一呻。法王法令当行。便能于法自在。”
李启说龙,净摩说佛。
二人一唱一和,你说一半,我说一半,互相印证着对方从这幅观想图之中领悟到的事物,试图将其拼凑成一份。
然而,随着他们的对答,旁边紧张的老马却突然感觉到了……某种力量。
一种,适合他的力量。
他开始沉迷于李启和净摩和尚的对话,他只有九品,两位七品的问答对他来说已经是足够深奥的东西了。
他开始感觉到,领悟到某种来自体内血脉之中的神力。
老马不自觉的循着‘真龙’的力量,开始运转身体内的血脉,同时,又以佛法作为指导。
不知不觉间,在两位七品的交谈声之中,老马只觉得自己越来越昏沉,但是昏沉的同时却又愈发清醒。
昏沉,说的是他对外界的感知越来越迟钝,乃至于好像睡着了一样,似乎感觉不到外界的事物了。
清醒,却是说他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血脉的运转,肌肉的运动,诸多气的调配都有了更多,更清晰的认知。
这是极为高深的功法。
老马虽然没有看见自己背上的那一幅观想图,但通过李启和净摩和尚的交谈,他似乎隐隐约约也看见了真龙的模样。
真龙既到,龙气澎湃,乃至脱落平洋,或在田,或在坪,或在湖渚,隐隐隆隆,灵光若露,如所谓乌月沉江,其光在影,横纹细路,圆而且弯。
老马好像感觉到了,感觉到了那种‘完美’。
无法形容的完美,一举一动,伸头缩尾之间,龙背莽莽万重山,龙头迥立向苍苍。
李启突然停下了诉说,看向了净摩和尚。
净摩和尚也停下,双手合十,等待李启的选择。
李启闭眼,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龙见,当雩。”
古人云:
龙见而雩,神之来格。
牲象精良,威灵赫奕。
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穀祈膏雨也。
李启,要以祭祀真龙的礼仪,来祭祀此刻的老马!
从而为老马彻底奠定道基!
没错,李启想要老马化龙。
龙驹?不,以后就是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