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山川、地貌图,并用黑、红两种旗帜,表明秦、赵两国的军力分布。廉颇指着堪舆图道:“平原君,请看。我们面向丹河,背靠漳河,这里便是石长城。有了这道长城,秦国寸步难行。我虽不能击秦复疆,但我有把握把秦军阻截于此。”
平原君大笑道:“廉老将军办事,我岂能不放心。”
廉颇指着丹河西侧秦军的部署,又道:“王龁见不能正面攻破我军,也不发动大规模进宫,而是在丹河西侧修筑壁垒,扩建营寨。平原君从山川图中,可曾看出了什么。”
平原君一看便知,回道:“秦军不能攻我,我不能攻秦。王龁是想以丹河为界,与我们僵持。莫非王龁,打算与我们打消耗战。”
“王龁不仅想与我们打消耗战,还打算打持久战。”廉颇道:“我们和秦军的战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结束。”
平原君问道:“打持久消耗战,对我军和秦军,那个更有优势。”
“当然对我军有利。”廉颇将平原君请到主位上,又道:“秦军攻我,力求速战速决。我不出战,就是为了消耗秦军。一旦,秦军士气消耗殆尽,便是我们反攻之时。”
平原君相信廉颇的判断,但心中也有疑惑,问道:“我们和秦军长期僵持、消耗。我们和秦国拼的就是国力。我国的兵器、粮草不如秦国。长期拖下去,对我国也不利。”
“战事拖下去,对我,对秦军都不利。”廉颇没有考虑这些事,他只求稳操胜算,击秦复疆,“我们和秦国僵持,谁能顶住压力,胜利将会属于谁。”
平原君试探地问道:“有没有提前结束战事的可能性。”
廉颇摇头道:“秦军在丹河西侧部署,就是为了和我们打持久消耗战。怎么会提前结束战事。”
平原君趁势道:“比如说,秦、赵两国议和,罢兵休战。”
廉颇闻言,捕捉到明锐的信息,问道:“平原君不想和秦国打了,打算与秦国议和。”
平原君沉重道:“我国身处四战之地,把军力放在长平,诸侯来攻,北胡寇边,又该如何应对。”
廉颇见平原君没有道出实情,开门见山道:“平原君有什么话就直说。莫非是王上,打算与秦国议和。”
平原君见话语所破,直接道:“不错。王上见战事不利,顶不住朝臣的压力,准备与秦国议和,罢兵休战。”
廉颇闻言,大笑不已。
平原君见状,满是不解,问道:“廉老将军,为何发笑。”
“我笑王上的想法太天真了。”廉颇停顿少许,又道:“平原君,王上向秦国议和,秦王会答应乎?”
平原君想了想,摇头道:“秦王不拿下上党,是不会与我们议和。”
廉颇见平原君是个明白人,淡笑道:“既如此,我们派人去议和,秦王不答应,这不是自取其辱,又是什么。”
平原君愣了少许,回道:“廉老将军之言,会不会严重了些。我们去秦国议和,秦王不答应,也不是自取其辱。”
廉颇语调凝重道:“平原君,事情比你想象之中,还要糟糕。”
“廉老将军,请说。”平原君也想到了议和会带来什么可怕的后果,却没想到廉颇也会有如此反应。
“秦国久攻我不克,秦王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秦国君臣也会关于是战、是和,引发激烈的讨论。秦王想打,打不过丹河。退,又不甘心。王龁与我们打消耗战,秦国定是承受不起。秦王陷入进退两难,将会难以做出抉择。王上派人入秦议和,正好给了秦王的信心和勇气,也替秦王做出决定。”
“秦王会做出什么决定。”
“秦王见了我国使者,就会产生一个错觉,那就是我国顶不住了。如此,秦王就会对我国加大的攻势。”
“廉老将军的意思是说,秦王会增兵伐我。”
“我们派使者入秦言和,就是示弱。秦王知道,我们的底牌,而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底牌。秦王岂会错过这个良机,出兵伐我。我可以断言,议和失败之时,就是我们与秦国大战之日。”
平原君吞了一口唾沫,稳定心神,问道:“廉老将军,我们能不能主动出击,击溃秦军,逼迫秦王与我们谈判。秦军一败,秦王遭受多重压力,定会与我们言和。”
廉颇无奈道:“若能击败秦军,这当然可喜。可,我们能击败秦军乎?”
平原君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提案,行不通,摇头道:“不能。”
“和谈期间,秦王也想看到秦军压制我们。如此,就能增加谈判的筹码。我们要预防,秦军加大攻势。丹河西侧,这条防线决不能丢。若丢了,我们就会输得更惨。”
平原君吓出一身冷汗,语调有些颤抖道:“议和,不仅代表我们示弱,还将我们最后的底牌,告知了秦王。秦王见了,就会助长信心,与我们全面开战。我们也没有退路,只能和秦国打到底。我没想到议和,会带来这些可怕的后果。”
廉颇见议和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提议道:“平原君,我们要备好粮草,整顿军备,做好与秦国大战的准备。”
平原君想了想,也只能如此,又问道:“廉老将军,我们能不能联合诸侯,一起伐秦。”
廉颇道:“已经晚了。”
平原君道:“廉老将军,为何说晚了。”
廉颇道:“我们派出使者前往咸阳的消息,诸侯皆知。联合他们抗秦,诸侯感受不到我们的诚意。岂不是晚了。”
平原君扼腕道:“唉!棋错一步,满盘皆输啊!”
廉颇预感大战将至,鼓舞道:“平原君,已然如此,无法改变。我们和秦国大战不能避免,就只能奋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