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救援被围部队,最简单的办法还是派出救援部队。
七日上午,帕特里奇就给a集团军下达了命令,要求立即将第一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抽调出来,仅由第二机步师继续强攻武清。为了保证在武清方向上的进攻强度,阻止第十六集团军阻击救援部队,帕特里奇没有立即让a集团军派出救援部队,而是把d集团军的三个主力师全部派了上去。按照他的部署,在d集团军到达前线,并且投入战斗之后,a集团军再出动救援部队。
可以说,如果有必要的话,帕特里奇甚至会把第二机步师也用上。
不管怎么说,帕特里奇对战局认识得非常清楚。
罗耀武不顾一切的要吃掉奔袭廊坊的美日联军,就是要借此打垮美日联军的士气,给美军造成不可承受的惨重伤亡,让美国当局不得不退出战争。事实上,只要这股美日联军被中**队全歼,近四万美军有去无回,美国当局不但会考虑退出战争,甚至有可能在此之前撤换联军司令官,让帕特里奇下台。
要知道,在二月六日,奔袭部队被围的消息传开后,美国国内的上百座大中城市就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战示威游行,数百万美国民众走上街头,要求美国当局从中国撤军,把那些还在流血牺牲的美国大兵送回国内。
帕特里奇也在这一天接到了加布里埃尔的电话。
虽然参联会主席没有指责他的作战部署,但是在话语中,加布里埃尔明显透露出了某种不信任的意思,并且暗示了帕特里奇,如果不能把被围的部队救出来,就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而这个人肯定不会是留在华盛顿的某个人。言外之意,帕特里奇必须为此负责,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救援行动失败,他就得主动辞职。
有没有其他人能够指挥美日联军打赢这场战争,帕特里奇并不清楚。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廊坊的战斗结果,决定着他个人的命运。
事实上,打到这个时候,任何人都知道,廊坊将是这场重大会战、准确的说是天津会战与北京会战的转折点。
谁能在廊坊取胜,谁就能够打赢这两场会战。
看明白这一点的,肯定有罗耀武与陈必时。
六日夜间,罗耀武就与陈必时通了电话,商讨了接下来的作战行动。
虽然在战术思想上,陈必时还是有点保守,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吃掉廊坊的美日联军,再考虑扩大战果,但是在罗耀武提出,用廊坊的美日联军做诱饵,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歼灭更多的美日联军,彻底瓦解美日联军在京津地区的战略进攻之后,陈必时没有反对,也没有提出其他意见。
不管怎么说,这里是北方战场,罗耀武才是北方战区司令官。
更重要的是,这场反击战从一开始就是罗耀武提出来的,最主要的反击战术也是罗耀武提出来的。陈必时在很多时候,只是起到了支持罗耀武的作用,即帮助罗耀武说服思想更保守的刘诚志。
东北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让陈必时相信,罗耀武有能力在这里反败为胜。
陈必时更加有理由相信,东北军已经退出东北、成了客家军,再退的话,就没有立足之地了,百万离乡背井的东北军战士肯定会全力以赴,前仆后继的投入这场战斗,在这场具有战略转折性质的战役中证明自身的价值。
在得到陈必时的支持之后,罗耀武立即投入了战略预备队,即第二十七集团军。
只不过,罗耀武与帕特里奇一样,没有立即让第二十七集团军投入战斗。主要原因不是时机不成熟,而是为了增强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战斗力,罗耀武将第十五集团军摩步师调了过来,增强给第二十七集团军。第十五集团军仍然稳稳当当的守在北京北面的山区里,没有多少机会使用这个摩步师,留着也是浪费。因为调动部队需要时间,要想不引起敌人注意,更需要时间,所以罗耀武不得不延迟第二十七集团军投入战斗的时间,准备等到该集团军达到最好状态的时候,再发起新一轮反击。
这一等,反而等来了机会。
七日夜间,d集团军到达武清前线,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陆续将a集团军的第一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替换了下来。因为d集团军有三个美军主力师,而且都建制完整,所以随后又把第二机步师替换了下来。
经过数个小时的短暂休整、补充好弹药燃料的第一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踏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