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陈必时已经向死守宝华山的两个主力集团军下达了退却命令。
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帕特里奇立即命令刚刚占领了万家楼的美军继续北上,攻打由将近三万名东南军将士坚守的栖霞区。
显然,帕特里奇抓住了机会。
如果能够赶在东南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撤下来之前打下栖霞区,就能将这两个主力集团军挡在南京主城区外面,在较为有利的情况下打一场歼灭战。对于东南军来说,失去两个主力集团军,意味着失去守住南京的最后希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帕特里奇还命令镇江的美台联军火速出击,追击撤退的东南军。
虽然从宝华山到栖霞区,也就二十多公里的距离,路程不到三十公里,但是从万家楼到栖霞区,只有区区几公里。
美军的快速突击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二日夜间,美军先头部队攻占了东杨坊,随即沿着三一二国道向东运动,在次日凌晨占领了栖霞街道,堵住了东南军两个主力集团军的突围通道。
次日上午,美军的三个主力师,加上台军的十二个旅,在栖霞区东郊与突围的东南军进行了决战。
打到当天傍晚,东南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基本上被击溃。
虽然在三日下午,确定突围行动无望之后,陈必时就让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分散突围,但是美台联军已经在战场外围建立起了包围圈,十二个台军旅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包围圈,阻止东南军突围,专门对付分散的小股部队。
受此影响,最终突破了美台联军包围圈,回到南京战场上的东南军将士还不到两千人。
要知道,在两个主力集团军在突围的时候,至少有六万名官兵!
正如前面所说,两个主力集团军覆灭,彻底击碎了东南军守住南京的希望。
只不过,在这场战斗之后,美台联军也疲惫不堪,所以直到十月六日,帕特里奇才让美台联军从栖霞区出发,沿着长江南岸向西挺进。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美台联军已经完成了对南京守军的迂回包围行动。
在美军再次发起进攻之后不久,陈必时就下令炸掉了南京长江二桥的所有桥墩。虽然在此之前,美军已经炸毁了一个桥墩与两段桥面,使得这座大桥彻底瘫痪,但是为了防止美台联军利用这座大桥,东南军做得更彻底。
次日,东南军炸掉了另外一座长江大桥的所有桥墩。
随着美台联军步步逼近,陈必时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何时将部署在长江南岸的部队撤到北岸。
毫无疑问,长江南岸的城区肯定守不住了,沦陷只是迟早的事情。
继续坚持,只会遭受更大的伤亡。对于守卫长江防线来说,兵力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在南岸的战斗中消耗了太多的兵力,对长江防线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问题是,陈必时当时立下了死守南京的誓言。
更重要的是,在美台联军攻入南京之后,最高统帅部就下达了这一命令,要求东南军不惜代价的守住南京。
如果拼光了部队,那是实力不如人。
如果提前撤退,那就是没有尽到全力。
陈必时肯定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可是几万将士,还有几十万平民的生死,比他一个人的荣辱重要得多。
十月七日夜间,陈必时就向刘诚志提交了退守江北的报告。
在退守问题上,刘诚志肯定支持陈必时。客观的讲,东南军能够坚持到现在,而且将美军主力拖住了数个月之久,让东北军在京津地区的防御部署上获得了足够的时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守不住南京,不是东南军没有尽力,也不是陈必时没有尽力,而是实力确实不如对手。
这一点,从交战双方的伤亡数字上就看得出来。
从东南军发起战略反击开始,在这几个月内,美军阵亡官兵超过四万人,而在此之前的一年中,美军在南方战场上的阵亡官兵总数还不到四万。虽然东南军的伤亡更加惊人,但是从打击敌人来看,东南军已经实现了战略目的。
如此巨大的伤亡,让美台联军在占领了南京之后,也无力北上。
甚至可以说,只要帕特里奇还想着打下北京,打算把美军主力派往北方战场,那么美台联军就无法在占领南京之后,继续向长江上游推进,由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军有很大的把握守住安徽防线,将敌人挡在两湖之外。
可以说,东南军已经尽了全力。
撤退,成为必然选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