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承德,并不等于能够进军北京。
在作战策划阶段,帕特里奇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承德离北京只有一步之遥,而且有京承高速与京通铁路,还有一零一国道,但是承德是一座山城,位于滦河中游,与外界的交通并不便利,特别是通往赤峰方向,只有几条省道与一条单线铁路。要走国道的话,还得绕道辽宁。
相对而言,承德这边的交通情况并不理想。
虽然美日联军的工程能力非常强大,在进驻东北的一百多万军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工程部队、或者是具有一定工程能力的作战部队。在此之前的大半年里,美日联军不但修复了东北地区遭到战争破坏的大部分道路与铁路,还修复了被游击队破坏的道路,为作战行动提供了巨大帮助。但是在战场前沿地区,工程部队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糟糕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对工程物资的运送工作产生了影响。更何况,中**队与游击队肯定会集中力量袭击美日联军的后方设施,重点打击工程部队。
毫无疑问,帕特里奇并不想打到北京就把路修到北京。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最终放弃了由承德进军北京的想法。不管怎么说,在部队与物资都上不去,也无法支持大兵团作战的情况下,承德只能是攻打北京的辅助方向,而不是主要进攻方向。
与之相比,经山海关、秦皇岛与唐山,再从天津进军北京的路线就要理想得多。
主要就是,在这条进攻路线上,不但有京沈高速、京津唐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还有二零五国道、一零二国道与多条省道,以及三条运输能力非常大的复线铁路。事实上,秦皇岛本来就是出关的交通枢纽中心,全国各地通往东北的主要道路与铁路,百分之八十以上得从这里经过。
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其成为美日联军攻打北京的必经之地。
当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帕特里奇,还有罗耀武,所以部署防御的时候,罗耀武将最信得过,也是防御作战能力最强的第十五集团军放在了秦皇岛,并且从其他主力部队抽调主战装备,增强了第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
依靠在数个月内构筑的防御阵地,第十五集团军在面对美军第一装甲师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下来,而且把整条防线守得滴水不漏,让这支被帕特里奇寄予厚望的王牌部队在关外徘徊了好几天。
可以说,如果美日联军没能在承德方向上取得突破,第一装甲师根本不可能突破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
从理论上讲,只要帕特里奇舍得投入兵力,比如让第三机步师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配合第一装甲师,肯定能在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上打开突破口。问题是,如果美日联军将主力全部集中在山海关,罗耀武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该方向上部署更多的防御部队,扩大防区纵深。
在此情况下,就算美日联军能够取得突破,也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别忘了,打主力的是美军,在攻坚战中冲锋陷阵的也是美军。也就是说,在突破中**队的防线之前,消耗的都是美军的有生力量。
如果在到达北京之前损失太大,就算到了北京城外,美日联军也打不进去。
再说了,美军的兵力本来就严重不足。
帕特里奇想方设法的在战术部署上做文章,就是为了降低部队的作战伤亡,避免与中**队打消耗战。
问题是,这并没改变战场的基本态势,即山海关才是美日联军的主攻方向。
明白这个道理的,还有罗耀武。
正是如此,罗耀武才会在部署防御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南面。
随着美日联军在承德站稳脚跟,战场中心南移。不管帕特里奇是否愿意接受,在向北京进军之前,美日联军都得打下秦皇岛与唐山。
与第一轮会战相比,这次双方更没转圜余地。
五月初,美日联军率先在承德方向展开行动。
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从后方抽调上来的第四步兵师率先沿着一一二国道南下,攻打由第十六集团军守卫的兴隆县。
可惜的是,现在的第十六集团军,已经不是之前那支作战能力匮乏的部队了。
因为美日联军的威胁近在咫尺,所以罗耀武首先就得考虑北京的防御部署。得到补充之后,罗耀武优先为第十六集团军配备了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并且为每个师级单位增强了一个坦克营。
得益于此,第十六集团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更重要的是,兴隆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