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大火足足少了十多个小时,直到八月十七日天亮之后才被扑灭。
虽然得益于小分舱设计与众多的防火设施,由导弹引起的大火并没烧到航空燃料舱与弹药舱,但是至少有数百名官兵被活活烧死或者炸死,还有不少官兵在舱室里被闷死。更严重的是,受大火影响,损管人员无法及时到达受损区域,也就无法及时处理损伤,只能尽量控制大火的影响范围。
导弹攻击结束之后,“里根”号的舰长就按照作战守则的规定,下令关闭了离受孙区域最近的一号反应堆,并且让二号反应堆将输出功率提高到百分之一百一十五,直到航母驶出危险海域,才把二号反应堆的功率降下来。
这个时候,“里根”号上的大火仍然在熊熊燃烧。
入夜后不久,“里根”号的舰长就不得不下令关闭二号反应堆,用应急柴油机为抽水与灭火设备供电,并且带动辅助推进器。
航母的速度很快就降低到了四节以下。
因为要想扑灭大火就得降低航行速度,避免让更多的空气灌入舰体、助长火势,所以美军舰长的这一决策并没错。
问题是,“里根”号上的辅助发电机无法在带动辅助推进器的同时为抽水机与灭火机提供足够的电力。护送“里根”号返航的一艘驱逐舰与两艘护卫舰的供电能力也不强,加上要提防趁火打劫的潜艇,只有驱逐舰能够靠舷支援,两艘护卫舰都得呆在外围,时不时用主动声纳吓吓海里的鱼儿。
这场烧了十多个小时的大火把“里根”号变成了一堆还能浮在海面上的废铜烂铁。
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顽强努力,用两百多名损管人员牺牲的巨大代价,美军保住了这艘只比“布什”号旧一点的航母。八月二十四日,“里根”号到达关岛,经过简单处理,在十一月初回到布雷默顿。
美国海军全面考察之后,放弃了修复“里根”号的打算,将核反应堆、主推进器、球型鼻艏等没有受损、或者非常昂贵的部件拆下来,以备修复同级别航母。剩余部分在空置十年之后以优质废钢铁的价格出售给了拆船厂。
恐怕谁也没有想到,大约五千吨从“里根”号上拆下来的废钢铁在辗转数次之后被一家中国企业买了下来,其中一部分被捐赠给了博物馆,还有一部分被制成纪念章,更多的则是被秘密处理掉了。
虽然最终落了个大卸八块,而且尸首分家的悲惨结局,但是实事求是的讲,“里根”号并不是十艘“尼米兹”级航母中最悲惨的一艘。
在决定是否修复“里根”号的时候,美国海军做了全面考察,对航母设计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做了总结。
毫无疑问,这是美军的最高机密。
这就好比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无敌”号被“飞鱼”导弹击中,而英国皇家海军却打死也不承认一样。
问题是,美国海军不可能隐瞒“里根”号挨揍的事实。
别的不说,导弹攻击引起的大火燃了十多个小时,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这种世界上最庞大的武器存在巨大的设计缺陷。
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太庞大复杂了!
过于庞大的简体、复杂的内部通道,使得损管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
虽然美国海军有完善的损管制度,所有舰队官兵都接受过严格的损管训练,但是当受损区域附近的官兵死的死伤的伤,从其他区域赶来的损管人员很难全力投入。如果受损区域较为集中,甚至连成一片的话,带来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事实上,很多在航母上服役了十年的官兵都没有走遍整艘航母!
不用否认,航母的生存能力绝对一流。
按照美国公布的消息,“里根”号挨了二十三枚导弹,至少有六枚是c-601或者“日灸”这样的重型反舰导弹,其他也是c-803这样的中型反舰导弹。
虽然“里根”号没有沉没的一大原因是几乎所有导弹都击中了水线以上部位,又以落在飞行甲板上的居多,但是换了其他任何一种战舰,哪怕是美国海军中排第二位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恐怕在离开战场之前就沉到海底了。
将弹药库与燃料库布置在水线以下,用装甲重重保护,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美国并没承认,在损管工作中遇难的两百多名官兵多数与“保卫”弹药库有关。按照外界的传闻,“里根”号的舰长没有下令向弹药库注水来避免弹药库爆炸,不断让损管队员上去与烈火死拼,不是像美国宣布的那样,航母进水严重,承受不起更大的进水量,而是当时弹药库里有几枚核弹头!
别忘了,“里根”号与“尼米兹”号是太平洋舰队中最后赶到的两艘航母,奔赴战场之前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带上几枚战术核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说“里根”号幸运,肯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