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七章 灭穷寇牛皋夜马驰陌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牛皋飞马已至,抡动板斧就使出了他的三招“鬼见愁”。

    耶律阿杜刚才被牛皋弄得有些分心,再说牛皋这三斧子他也从来没见过,这一回耶律阿杜总算是大开了眼界,对于牛皋这三斧子的一招一式他都看得一清二楚。可惜遗憾的是,此时的耶律阿杜的脑袋已经搬了家,成了旁观者。

    牛皋这一阵没出两个回合便削了金将的首级,岳家军们情不自禁,纷纷欢呼喝彩。

    牛皋勒住马站在队前眼睛一立道:“瞎吵吵个啥?还不快给我冲!”

    牛皋这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刻潮水般向金军涌去。

    这帮金军一见主将被斩,早就乱了阵脚,哪还守得住?见宋兵狂呼着一拥而上,一个个撒丫子掉头就跑。

    岳飞见时机已到,他立刻命令城上:“给我擂鼓!”

    “咚、咚、咚……”这城上的鼓声顷刻喧得震天。

    这时,就见城门一开,王佐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密压压冲了出去。

    岳飞在城楼上忽觉手有些痒,是啊!自打自己入朝做官到现在,一晃几年都没打仗了。虽然他现在已经坐在了前军正帅这个位置,可岳飞毕竟是个热血男儿,骨子里还是报国心切,喜欢打仗。这时候他走下城楼对曹元说道:“本帅要出前敌指挥作战,望曹总兵看好城门。”

    岳飞说罢便下了城,他跨马提枪过了吊桥,一路望尘而去。

    此时的金军被杀得溃散而逃,宋兵们一个个倾力追剿,逢人便杀、见营帐就挑,眼见将金军的联营掀得天翻地覆,就如同被狂风卷过一般。

    岳飞马跑得快,他沿着营帐和遗尸的空隙翻过了一座小山,见不远处有一个金将正爬出帐篷上了一匹战马堪堪就要逃走,岳飞一见刚想摘弓搭箭,这时,一个大汉从身旁闪过,只见他飞出一杆鱼叉,正中这金将的后背,这金将立刻张于马下。

    这汉子腿脚飞快,他跑过去从这名金将身上拔出鱼叉扛在肩上,猛一转身,岳飞一眼便认出,此人正是前几年在洞庭湖边入伍的胡大。

    岳飞一见胡大便上前问道:“胡大,你不是使枪的么,怎么又在舞叉?”

    胡大腼腆地一笑说道:“俺当时走得匆忙,顾不上回去取枪。再说,这杆枪扔了几十年了,说不定早已烂掉了枪头,只剩下根光杆,于是就顺便扛了杆鱼叉。其实这叉与枪在招法上也有些类似,俺使得也合手。”

    岳飞低头看了看胡大肩上的鱼叉,觉得与枪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枪只有一个枪头,招法上比较专,善于偷机;而鱼叉则有一长两短三个枪尖,而且个个都带着回勾,也比较锋利,可刺可挑,除了略显笨重外,倒比枪更有威力。

    岳飞看罢了胡大肩上的鱼叉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他又向胡大问道:“你可会骑马?”

    没想到胡大连摇头带摆手说道:“俺自幼摆船,从不惧风浪,可就是上不得马,俺一上马就头晕,不知手脚如何使唤。”

    岳飞闻听一乐,他点点头说道:“既然胡大无福骑马,那就只好派你个步下将喽!”

    “多谢岳元帅!”胡大抱着鱼叉行了个礼,又匆匆向别处奔去。

    岳飞抬头展望,见眼下并无金敌可追,便回马沿原路四处搜寻。岳飞眼见这一个个被掀翻的帐篷,他心里就暗暗纳闷:怎么这些个营帐看起来都好像是空帐?

    岳飞低头正在琢磨,就见一匹快马踏着响蹄直奔自己而来。岳飞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士兵手捧着一卷圣旨滚下马来跪地呼道:“报——元帅,圣上有旨,命大人火速前往陇阳助张俊大将军解围。”

    岳飞闻听旨意当时就是一愣:张大人在陇阳遭金军所困?

    这是怎么回事?

    各位:高宗皇帝这一纸圣书不要紧,这才引出一段岳飞“追穷寇立功反遭贬”的故事。

    欲知详情,咱们下回再说。

    二百六十七回

    灭穷寇牛皋夜马驰陌路  解重围岳飞两渡济水河

    各位:上一回咱说到了岳飞在追杀金军之时他收到了一纸圣书,岳飞接过圣书打开一看,果然内容与士兵所说大抵相仿,意思就是让岳飞火速赶往陇阳驰援。

    岳飞刚才看着这些空帐心里就在纳闷,这回他一下子突然明白了:原来金兀术在这里唱了一出空城计,而且已经绕路到了陇阳。可岳飞还是没弄明白,他怎么就把张俊给困在了那里呢?

    这故事都发生在岳飞出师之后,所以岳飞他对后来发生的事一无所知,这也尽在情理之中。

    怎么回事呢?话说当时岳飞领旨出征之后,有曾任三县节度使的神武将军张俊主动请缨,他提出要亲自率兵从陇阳绕至金兀术的身后,这样就与岳飞在豫州的军队形成夹击之势,以求全歼兀术大军。

    张俊这句全歼金军的话的确对高宗皇帝产生了不小的诱惑,高宗龙心一悦,当即就批旨,命张俊统兵三十万经陇阳包抄金兀术。

    要说这豫州乃是南北九州各省的交通要塞,形同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才有豫州城围之固。按说如此险隘之要冲应当是非此莫入才对,怎么又出了个陇阳之路?那么,豫州之城岂不形同虚设,明显的摆设?

    其实这里有些是题外话,因为涉及到了陇阳之战,我老瞎子就不能不说,所以在这里只给大家简单地说上几句。

    话说豫州要塞事关南北交通,当然是把守严密,对往来的客商也盘查得很紧。自古历朝历代都把盐看得很重,因为这不仅关乎国计民生,同时这里也有个巨大的利益在里头,所以盐业这一块都由官府统管,加以控制,严禁贩卖私盐。这几年正赶上高宗皇帝立都南京,建国伊始,许多地方的事情还都没来得及理顺,因此是一些胆大的商人就借机贩开了私盐。他们知道贩盐乃是杀头的大罪,故而谁也不敢从豫州过往,于是就从陇阳开辟了一条蹊径。当初这条路很窄,又很偏僻,好多山路只能容一匹马通过,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比较隐秘,不曾被外人知道。可是到了后来,由于宋金两国在豫州城对峙,这座城就从此关闭,那么往来的生意人渐渐就发现了这条小路。随着人数的增多,道路就越走越宽,原本的蹊径就成了家喻户晓的正道,故而才有了张俊从陇阳绕路敌后的想法。

    无独有偶。你以为金兀术他们都是睁眼瞎子?军师哈迷蚩也不是吃闲饭的!他一到豫州就打听出了陇阳之路可以避开豫州直取南京,于是哈迷蚩便给金兀术出了这么个主意,他们留下了这座行营,虚张声势,以图牵制豫州守城的宋军,只留下耶律阿杜率十万兵马在这里佯装攻城,日日讨敌骂阵,而金兀术和哈迷蚩则如金蝉脱壳,就在第二天夜里就偷偷地取道陇阳挥师南下,可惜耶律阿杜装腔作势太过头了,只三天就被岳飞识破,这才有了这段牛皋“铁斧战金瓜”的故事。

    无巧不成书。谁也没想到张俊和金兀术两军会在陇阳这个地方狭路相逢,按说张俊三十万与金兀术的三十万应当说是势均力敌,那又为什么被金兀术困在了山上呢?这里有个原由很简单,因为金兀术是犯军,他孤军深入宋之腹地自然要派人前查侧探,加着万分的小心;而张俊则不同,他在国之领地当然无所顾忌,一路上毫无戒备。因此上这头一仗其实是中了金军的埋伏,败得很惨。张俊因见这条路乃是夹在两山之间,于是他下令分兵各自占领了这两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