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头皮,回身看着郭嗣本,房俊干咳一声,指着手里的曲辕犁,说道:“请问郭司农,此犁杖与以往常用之犁,有何不同?”
虽然不知道房俊为何如此高调,但郭嗣本不是尸位素餐之辈,真本事不少,而且对房俊也没什么意见,笑呵呵的说道:“且让某亲手一观如何?”
只是一打眼,郭嗣本便看出这新式犁杖的几点好处,但正如房俊所说,真正有多好、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好,的确有些不明所以。
房俊将犁杖交给他。
郭嗣本接过来,将犁杖立于自己身前,手扶犁辕,顿时浑身一震。
以往所用的直辕犁,是双辕,分别架在两头牛身上保持平衡,这就需要犁辕很长。但是手中这个曲辕犁,却是犁辕弯曲短小,难道说,这具犁杖是由一头牛牵引?
郭嗣本觉得自己都哆嗦了,若是果真如此,那简直就是划时代的发明!
当下兴奋的问道:“此犁杖短小,是否可由一头牛牵引?”
在这个年代,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一个条件,就是耕牛的数量严重不足。没有牲畜牵引耕犁,单单只是人力耕作的话,可以想见会是何等缓慢。
从理论上来说,将原本两头牛抬着一具犁杖耕地,变成一头牛就可以,就相当于将耕地效率提高了一倍。
房俊呵呵一笑,对于这位司农卿大人的风评,他也有所耳闻,很是敬佩。事实上,对于所有能够坚守本职、在本职上兢兢业业做出贡献的人,他都很敬佩。
心里也就没有为难的意思,耐心的讲解道:“此犁将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旧式犁长一般九尺左右,前及牛肩;这曲辕犁长只有六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如此一来,便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节省了耕牛,提升了效率。而且,由于占地面积小,这种犁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耕作,依某来看,更加适合在江东地区使用。”
他这么一说,郭嗣本当即完全明白,愈发兴奋了。
曾经走遍全国的郭嗣本很清楚,由于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的限制,导致耕地效率的地下,有太多的山间荒地并未得到开发,甚至从未耕种!
若是这种新式犁杖得以推广,能够将山间荒地、丘陵地带、河谷之地完全开发,几乎能让大唐的耕地数量凭空提升两成!
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达到三百万户、一千五百万口,几乎无人饿死。若是多出这两成土地,便相当于能够再养活三百万人口!
什么叫盛世?盛世如何评定?
煌煌大唐赫赫之威,如何长久的保持下去,如何更上一层楼?
最终极的答案——人口!
如论繁荣经济还是对外战争,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人口几乎代表着一切。
只要有人,便可立于必败之地!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这是颠补不破的真理!
这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最直接的表现,这个道理郭嗣本知道,李二陛下知道,长孙无忌知道,房玄龄知道,所有的大臣都知道。
这笔账,谁都会算!
所以一时间,大殿之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