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要使用水利作为驱动,进一步地节省人工,提高效率。
她对水车进行了改良,加上铁块重槌制成简易的冲压机,然后用铁模来直接冲压铅板以生产活字。这样做出来的活字不但非常清晰细致,而且还可省掉烧融铅铜的柴火,缩短了制造时间。
水力冲压机需要的人手远比融铅铸模的人手要少得多,这也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使得纸质传媒可行性增大了。
其实冲压铁块提升这种事并不难。实际上,中国早就有用来提水的水车。这次只不过把水车更改一下,加上几个齿轮、曲柄与擒纵器,将提水改成提升铁块而已。
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又并不是如此简单得。杨涵瑶光图纸就画了不少张,模型也制作了多个,其过程并不顺利。
而追究其原因则是冲压机的使用,绝不不是单纯的让铁块升到顶点再砸下来就行了。必须要控制它于落下时,以正确的角度砸到正确的位置,否则就会把字模砸歪了。
后来,杨涵瑶找来了诸多工匠,在经过一番商讨后,最终决定将铁块四周铸成方形,改用铁条铁板搭起骨架,成为铁块大小的方井。
而铁块则在此方井中由水车牵绳索吊起与放下,角度便保证是垂直而落下,这样铅字的冲压便可达到精确。
最有意思的是,铅字冲压机完成开始进行运行测试时,商会的诸多工匠都前来观看。
其中有个铁匠看着这冲压机,忽然心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能不能用来打铁?
于是这个铁匠立刻就兴奋了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杨涵瑶一听,顿时感叹古人的智慧无限吶!
这可不就成了水力锻打机了吗?不过这也是杨涵瑶所期望看到的结果。她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的,她希望自己在这古代时,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她不是要做什么大师,她做得只是把各类学科进行系统化的归类。这样的话,哪怕有天她回到现代了,可留在这里的人们心里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从而将科技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杨涵瑶肯定了铁匠的想法,并向众人演示介绍变速齿轮组,自由控制铁块落下的频率,以及使之暂停落下的方法。这些原本是用来调整进给活字铅板速度而设计的,只要搬动一个拉柄即可。
那个铁匠听了杨涵瑶的介绍后,更加兴奋了。众所周知,打铁是个十分辛苦的活儿。而且吃得是青春饭。
一旦到了一定年纪,就无法干这活了。因此,如果按照杨涵瑶所说得,用这个东西来打铁,那么铁匠便不会再受到臂力与体力的限制。
只需有足够经验,控制好火候,利用冲压机,就再也不会出现体力不足而造成的锻造失败的情况。
而杨涵瑶看着这铁匠,忽然眼前也亮了。她发现她忽视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块很大的人力资源之前都被她忽视了。
可现在不同了,有了水力锻压机,那些曾经受制于年龄的老铁匠们又可重新披挂上场了。
杨涵瑶立刻把商会股东们都找来,说了自己的想法,众人一听,也是大喜,这样一来,岂不是商会又可多出一大堆有生力量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