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上党地区的西南方向实施穿插作战。为保证此撒网布局成功,甚至还严令其军团避免与秦军发生大规模冲突。
赵括为什么要往上党的西南方派出主力而不是其它方向呢?翻开当时的战国地图,事实的真相便会随之出现!
自周武王替代殷商铸九鼎管理中原以来,奖励功臣分封天下。得到封地的部族接管土地建立诸侯国,导致随后出现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封土建国的诸侯时代的来临,也被后人称之为是封建时期的初始阶段。
因为不是中央集权制管理天下,也就导致这种分封制的管理手段必然会有某些弊端存在。在周天子强势的时候尚能制约住这些诸侯耍心眼,并且遇到不服气的诸侯,还可直接下令其他诸侯起兵讨逆。
再好的管理机制也是有其时效性的,若是一成不变就会被被管理者找出其中的漏洞并加以利用。当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戎狄所灭,同时也就预示着周天下的大厦将倾。
失去强大约束力的诸侯开始蠢蠢欲动,并在无法再起到威慑力的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提出领土要求。但凡有封地,必然会存在良田和贫瘠之地。
春秋时期发展起来的诸侯以不满自己的封地为借口,开始打附近小国的土地并最终据为己有。从那个时候起,为争夺土地的大小战争不断,割地献城往来更替极其频繁。城中的居民也许今天才办理完居民身份证,兴许明天又要再度申请登记新户口。
等到春秋五霸的时代临近尾声,早已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那些唯利是图的诸侯如何能带出好臣民!?破坏规矩无视周天子的恶果随之而来,有些失去权势的诸侯随即被他们的家臣灭族并替代之。
昔日五霸其中之一的强国晋都未幸免,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三家联手废掉了诸侯晋静公。也就是被历史上称之为三家分晋的典故,随后战国七雄粉墨登场。
这个时期的周王朝早已是名存实亡,而周赦王躲在一个叫洛邑的小地方苟延残喘。那些曾经是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也纷纷被灭国,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了。
此时的势力范围已经可以这样划分,咱们且以周都城洛邑为中心来说明。洛邑的东方是诸侯齐国和有拱卫京师之责的诸侯魏国,而洛邑的南方基本上都属于诸侯楚国的封地。燕国的封地则是在洛邑的东北方向,与赵国和齐国临界。
此时的华夏大地的西部基本是秦的天下,而洛邑的北方则是赵国的天下。秦赵两国的封地在中原的西北方交界,而那个有拱卫京师之责的韩国就夹在两个诸侯国的中间,其中也包括魏国的一部分封地。<cmread type='page-split' num='4' />
由此就可以看出赵括为何会关注上党地区的西南,这是因为秦国的地界就在上党地区的西南方向。假如战场失利的秦军想要撤出上党战区,那么秦军所选择的撤退方向必然会向西南方向突围。
赵括的战略意图可是要为赵国打出至少二十年的和平而来,所以派重兵彻底封杀秦军的退路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