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千三百六十一章 外来有财内需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受到打击的南田家的人暂时不考虑花钱的事情,家族的发展最重要。

    实际上是南田和子告诉他们,北曲的一晚上也得三百缗,还是友情价。

    北曲自从赶过来后,整天泡图书馆学习,或者练习乐器、曲子、舞蹈。

    她们有好老师,梨园的人。

    公孙大娘、吴道子都在梨园里面。

    要研究学问,宰辅们绝对没工夫,但有国子监的官员、弘文馆的人。

    找他们,他们愿意跟美女多聊几句。

    别人实在太忙,还可以到图书馆找管理员,或者是跑到人工湖的位置看有小机器人晒太阳没。

    逮到一个小机器人,什么学问都告诉你,比你自己看书快。

    现在小机器人在政事堂被当成查资料用的工具,哪个州府里的县上书,想不起来当地的情况,问小机器人。

    小机器人这方面的资料是提前输入进去的,每一次朝廷各地的官员调动,数据汇总后就输入。

    宰辅们也记不住哪个县的县令是谁,除非印象特别深的。

    当地的户数、土贡,这谁能全给背下来?

    在南田家的人一路走一路看傻眼的时候,火车一列接一列从海州往庄子运输东西。

    庄户们拿着册子登记、查验。

    蓝宝把收来的物品大概的纯度、重量写下,海产品的种类、品级、数量也写。

    庄户接收的时候进行确定,是的话就打个勾,感觉不对,画个问号。

    一边收,庄户一边统计。

    连续两日,三十艘大船的货物全部接收完毕,又核对一番,李易像做贼似的找到李隆基。

    李隆基刚批完奏章,准备出去看看,见李易到来,赶紧让人关门。

    “易弟,如何?”李隆基压低声音。

    李易伸出手,五指张开:“五百万缗。”

    “倭国那么有钱?”李隆基从国力考虑。

    “他们冶炼技术不行,拿着矿石没用,挖了很多就放着,正好有换的地方。

    大多数换铁制品,还有盐,他们不会晒盐,盐价只要比别人煮盐低,他们就用船运。

    另外价值不是按照倭国的物价水平衡量,东西到咱大唐,值五百万缗,在倭国不值钱。

    海产品和鹿茸,倭国并不会在乎,很多海产品是咱们的船捕捞上来的。”

    李易先说价值问题,茶叶在大唐值钱吗?绿茶保密,发酵的茶家家有,用来招待客人,自己也喝。

    给后突厥,看看价钱还是一样的不?

    丝绸在大唐也不便宜,走丝绸之路运到外面,价格翻几十倍。

    “嗯嗯!是这么个道理,下次去还有如此数量?”李隆基点点头。

    “应该比这回还多,因为咱们船去得更多,装大量的东西,包括肥皂、火柴。

    别人已经知道那里属于大唐货物交换的位置,有的人估计正在储备货物。

    等其他地方的海上贸易路探出来,一年拿回来价值上亿缗的东西,我都不吃惊。”

    李易评估过蓝宝的话,平城京的人都知道当地的情况。

    多亏是大唐的军队在,不然早被人给抢了,把蓝宝抓住。

    自己当初跟李隆基刚认识,有李隆基在,姚崇还总惦记。

    “主要是粮食,其他珍珠什么的有没有皆可,从海外买粮,大唐储备起来,攒够九年粮就好办了。”

    李隆基始终记得要储备够九年吃的粮食,人家书上写了。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李易认同:“粮食,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他其实认为不需要九年的粮食,三年够用,还能种呢。

    不过古代人都饿怕了,真会饿死人的。

    然后可能有人造反,国家动荡。

    “明年让百姓多吃地瓜、土豆,把能保存住的主粮省下来。”李隆基补充一句。

    “行!三哥说言有理。等着海外贸易赚钱,朝廷可以发行大唐的纸币,兑换券慢慢退出。”

    李易找过来除了说倭国赚钱,更多的原因于此。

    他不能总拿庄子的兑换券来支撑,该退就要退。

    “纸币发行也要易弟你管着,别人为兄不放心,他们见钱眼开。兑换券你不留一些?”

    李隆基同样想着换掉兑换券,所有人的共识,国就是国。

    “只是不再印刷而已,慢慢回收,一部分继续流通,给学堂教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