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年头,父母尚在,做儿子的却想分家,是极大的不孝呢。
陆延德的眸光闪烁了下,不过并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静静等着陆离的回答。
陆离道:“暂时先这样,在书院步入正轨前,我和谢氏还是住在书院里比较稳妥。”
为了防止陆延德说出‘不孝’的话,他又状似解释的打了个比方:“我知道这样不太合规矩,不过,事权从急,父亲、母亲就当儿子去了外地吧。”
陆延德蠕动了下嘴唇,最后只吐出一个字:“好!”老二不惦记家里的爵位,是好事,至于他不想做官、却非要折腾什么书院,就随他去吧。
当然,陆延德还有个想头,老二是个能干的,开书院也能请来太子爷坐镇,或许,还真能让他干出点儿门道来呢。
陆延德都开口了,梅氏自然不会反对,就这样,七月底避暑大军迁回京城的时候,定国公府跟着大部队开拔,唯有陆离夫妇留了下来。
“这就是咱们的新家了!”
谢向晚站在一栋两进的小院前,望着雅致、清幽的庭院,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踏实。
陆离道:“是呀,属于咱们自己的新家。”
这种感觉很奇怪,虽然面前的小院不如远翠苑气派,也不如远翠苑大,但他怎么看怎么顺眼。
当然,左右邻舍也都让他非常满意,他拉着谢向晚的手,指了指左边的小院,“这是方老先生的院子,先生直说山里清净又舒坦,以后他就在这里养老了。”
又指了指右边的院子:“那是姑母和姑丈的院子,你不是最喜欢姑母嘛,呵呵,以后又能天天跟姑母在一起了。”
陆离每说一句话,谢向晚就点一下头,绝美的容颜上满是欢喜的笑。
陆离见谢向晚高兴,他也来了兴致,拉着她,将整个夫子宿舍区都转了一个遍,并将每一个入住的夫子都介绍了一遍。
没错,这里是九华书院提供给书院夫子的宿舍,全都是精致的两进小院,免费让夫子及其家眷住,并且免费提供菜、米、肉蛋,倘或是单身的夫子,还专门配了粗使的仆妇。
陆离给夫子们开出的待遇非常高,除了方老先生、王承这样功成名就、不为银钱烦恼的名人外,一般的夫子听了陆离给的薪俸、福利后,都无比心动。书院聘请了二十多位夫子,有三分之一都是被这超高的待遇吸引来的。
陆离给夫子的待遇高,对学生也非常照顾。
用谢向晚的话来说,他们开书院并不是为了赚钱,而且书院刚刚起步,没有什么名声,就算有方老先生、王承这些名士在,也比不上那些历史悠久的名校有吸引力。
陆离对外宣传招生的时候,写得很是清楚,凡是年纪在六岁至二十岁之间的男丁,只要有心求学,都可来书院读书。至于学费,那就按照古礼来,十条腊肉即可!
大周开国已百年,除了三年前的那场靖难,百余年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战事,天下承平,百姓也算乐业,一般的家庭,稍稍节省下,每年十条腊肉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陆离开出的学费真心不高。
所以,七月二十日,九华书院正式招生的时候,数以百计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其实这还是因为这年头信息不畅通,前来求学的多是京城及周遭府县的人。倘或信息畅通些,赶来报名的学生将会更多。
陆离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细麻广袖长袍,肃立的书院前庭的廊庑下,双手背在身后,静静的看着前方熙熙攘攘的人群。
看了一会儿,陆离发现,前来求学的多是一些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其中也有一些富绅或是小官吏家的子弟,但似陆离这般贵族子弟却非常少。
少数前来的,也是与陆离、谢向晚夫妇交好的人家:成国公府、靖国公府等几家,且送来的,也多是家中的幼子、庶子。
“……唉,看来以后我还需要加倍努力才是啊。”陆离在心里叹了口气,双手握紧,默默的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
不管陆离心中有怎样的感慨,书院的招生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到七月最后一天的时候,书院一共招收了三百七十九名学生,年龄从六岁到二十岁不等。
八月一日,九华书院首届开学典礼准时举行……
ps:卡文卡得某萨好想shi,唉~
pps:谢谢加菲~~~、琴心舞亲的小粉红,谢谢依依selina、yh_yh1166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和支持,谢谢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