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正式通告
走遍了整个战船的每一个角落,普特曼斯从最初的希望,变成了绝望。不考虑后装炮的射速问题,单单看了看这艘船厂装备的大炮数量和口径,就知道整个东印度公司就算倾巢而出,也无法取得一场海战的胜利。三十门24磅炮,三十门18磅炮,这样的船他们有多少?就按照五十条来算吧?这就是三千门大炮。而且全是大口径的火炮。
要知道,当初郑芝龙是需要向荷兰人采购大炮的,而且采购的最大口径不过12磅炮,荷兰人还不愿意卖给他,不是挣银子的问题,是自己都不够用。铸炮从来都不是很轻松的工作,在整个西方国家,铸炮的成功率都不高的时代。葡萄牙人就敢打捞英国人的沉船,拿来当做红夷大炮忽悠大明。说什么四千斤铸铁大炮。
这个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大明的钢铁产量和制造业的工艺水平。海军是可以花时间练出来的,大明不缺人口。以上这两项,则不是你有人就能干出来的结果。仔细算算时间,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结果。这个结果一旦被确定之后,普特曼斯才会有彻骨之寒的感觉。
真正让他更为绝望的事情还在后面,走下马车的瞬间,地上硬化的地面让他感觉到了惊悚。这个在淡水河边上的小城市,现在还是一个雏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里的一些都显得不同寻常。街道很宽,地面不知道如何进行的硬化,可以肯定大明发现了一种新材料,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水泥吧?街道上很干净。行人中的男性,不少人都扛着火枪。要说比人多。大明早就称霸世界了,所以人口在这个时代未必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但是手里有火枪的人口,那就是完全另外一个概念了。荷兰人在热遮兰才多少人?整个东南亚加起来才多少人?但是这里据说有五十万移民,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手里有枪,那就是接近十七万支火枪。这绝对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数字,退一万步,十分之一的人有抢,五万条火枪在民间,这也是足以让普特曼斯绝望的数字。
大明这个内阁大臣摆出这个阵势的时候,这说明荷兰人在大员呆不下去了。大明彻底的占据大员之后。下一步只要占领琉球,整个对明、日的贸易航线,都将被切断。这一片海域,今后将只能由大明说了算,这是什么一个概念?仅仅是这样还不是太大的问题,下一步呢?大明人造那么多战舰,难道是来在这么小的一片海域里玩的么?
答案是明显的。普特曼斯突然发现,此前给印度方面的信,还是过于保守了。
这个宅子是属于林亨万的,作为一个海商,他属于那种那边都不得罪,关系都不错的商人。当前,在海上混的人。没几个是好人。林亨万与人为善。也是要看对象的。登州水师控制了大员北部之后,整个来自大陆的贸易。都改变了交易地点。这么说吧,不愿意接受在北部交易的船,只有三个结果,击沉,被击沉,还是击沉。登州海军不吃素,他们是嗜血的海上恶狼。对于这支几乎是突然出现的海上力量,林亨万也确实有点猝不及防。但是他的反应很快,立刻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宅子。并且很快就跟这些登州来的海军搞熟了关系。这也是他能够在海上混的风生水起的原因。
说到底这个时代的欧洲人,面对大明人之时,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感的。觉得这边比较落后,跟土著差不多。关于这一点,大概就是葡萄牙人的认识最为深刻了。即便是在明末风雨飘摇的时候,葡萄牙人在大明犯法,官差也是会冲进澳门去抓人的。在明人的心目中,咱这才是天朝上国,其他的都是番邦。这是个很有趣的认识落差。
葡萄牙在大明还是很守规矩的,这也让大明的官员找不到借口赶走他们。历史上的葡萄牙雇佣兵,在为明军的战斗中还是很卖力气的。只有见识过这个时代大明的一些城市的欧洲人,才会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欧洲,跟大明比就是农村。
普特曼斯此前的认知,就是属于欧洲人的普遍水准。即便是被郑芝龙击败了,他也还是轻视大明的海上力量,并不认为能对荷兰人构成太大的威胁。一直到登州海军的出现,这个观点才悄悄的发生变化。
这一夜,普特曼斯很晚才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作为热遮兰的最高长官,亲自来到北部,就是想为荷兰人争取一个合适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