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镇守辽东三十年的老太监,没有那个皇帝没有一点怀疑,更何况这次王振修筑长城,辽东也给朝廷送了奏章,也着手修筑了辽东边墙,沿线计有边堡98座,墩台 849个,边堡驻军从五、六百人到四、五十人不等。在这千里防线上,十里一堡,五里一台,雄关,隘口林立,烽火台、瞭望台星罗棋布,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共计银两三百万,比起王公公七百万,这笔银子可不少,更主要的原因,这笔银子有一半是出在他的内库,作为主人,他也想知道这笔银子下面的人有没有人贪墨,这样的事儿自然要一个可靠的人儿去办才行,小皇帝想到了勇于办事的喜公公。
就在去年,小皇帝亲自下了道圣旨,派喜公公去“检阅其家财”。到了辽东,这位喜公公哪儿也没去,先去了王公公的家,吃吃喝喝不说,还顺带干了一点坏事,拿了点东西,这不这里刚走,王彦妻吴氏向皇帝哭诉,说喜宁私取他家奴仆驼马、金银器皿及田园盐引等物。王彦并非犯法抄没,不知小皇帝为何要派太监去“检阅”他的遗产,喜宁得了这份美差,趁机大饱私囊。遭到吴氏举报后,小皇帝只是笑了笑,出了呵斥几句外,竟没有降罪,只是命他将田园盐引等物归还,其他东西上交国库。
不知这次差事办得好,还是小皇帝着实信任喜公公,从去年开始,凡是京城的官儿抄家问罪的事儿总少不了喜公公去问候一番,一来二去,喜公公的地位就水涨船高了,胆子也跟着大了,就在年初,他匪夷所思的向小皇帝奏乞北直隶河间府青县地415顷。真是狮子大开口,一口就要吞掉近畿土地4万余亩。这事儿闹出的动静不小,小皇帝虽宠信与他,但也不是什么事儿都不管,况且这事儿闹出的动静也不小,那帮言官不依不饶,最后还是杨峥定下了调子,既是田产,查一查才好说话,小皇帝便让户部差官查勘,发现有许多是民田,但最后还是将其中的荒闲之地7, 980亩赐给了他。
这事儿气得那帮言官御史差点没一口血喷死。
经此一事,喜公公的名望可谓是在两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仗着小皇帝对其信任,喜公公的胆子越来越大,在家奴的怂恿下,将目光伸向了半推半隐的英国公张辅。
这个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与“三杨“等同心辅政的英国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还有人敢将目光看向了自己,还是一个太监。
这位老人家年纪虽一大把了,但脾气却没有改变多少,当即就去了一趟皇宫对着小皇帝哭诉了一回。
人家是堂堂的靖难功臣,永乐初率师平定交阯,有开疆辟土的大勋劳,进封英国公。这些倒也罢了,关键是人家的女儿还嫁给了仁宗,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而对方不过是仗着小皇帝信任的御用监的太监头子而已,任凭谁看了这事儿都认为这位喜公公这次算是彻底掉进沟里起不来了。
但世人还是低估了喜公公的能力,小皇帝听完了英国公的哭诉,只是将喜公公府上打人的家奴下法司问罪,而将喜宁轻轻放过。
结果出来算是让百官彻底傻眼了,但更厉害的还在后头。
吃了如此大的亏,喜公公自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是几日的功夫,喜公公展开了他的报复,他先对小皇帝说张府的下人王公财产时不仅侵吞财宝无数,还穿上藩王的冠服,命伶人奏乐敬酒,山呼万岁。为了和皇帝保持一致,还命人阉割平民子弟数百人充当仆从,并在为皇帝遴选妃嫔时,从中浑水摸鱼,把最漂亮的留给自己。按照依着法制,这些下人应戍边。这等下三滥的手段,换做有些头脑的皇帝断然不会相信的,可喜公公似摸准了小皇帝的性子,趁着他心情愉悦的时候上奏了这事儿,还劝小皇帝当学古之明君,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风范不该包庇英国公,让世人对朝廷,对陛下感到失望。
小皇帝认为言之有理,当即下令宥张辅之罪,而将张家的下人竟有一大半发往广西南丹卫戍边。经此一事,朝廷上下都知道这位喜公公的厉害,碰上了也配上一个笑脸,哪怕是被他老人家言词得罪了也只能忍着不敢出声了。
“告诉你也无妨,你啊八成是得罪了人了,得罪得还不是小人物,咱家看你还是早些离开京城才是正经事。”喜公公慢悠悠的道。
王朗自问这些年得罪的人不少,可仗着王振的权势也没当一回事,实在没想到自己也有今日。但他也是个机灵人,知道这事儿圣旨已下了,自己出了接受之外,最大的可能是求王公公帮帮忙。
“喜公公说的是,卑职这次算是走了霉运了!”王朗大声道:“但卑职不甘心啊,卑职是王公公的人,干这么公然诋毁卑职,这是打王公公的脸,卑职恳求公公念在大伙儿都是同僚的份儿上,给卑职在王公公面前说几句话儿,这份恩情卑职没齿难忘。”
喜公公的一双三角眼飞快的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王朗,幽幽的说道:“都到了这会儿了,咱家也没什么藏着掖着了,也不怕告诉你,让你去戍边这事儿是皇上亲自下的圣旨,咱家就是帮你给老祖宗说两句好话怕也是无事无补,咱们的这位万岁爷平日里是好说话,那是咱们做的事还不足以引起他的愤怒,所以他老人家许多事儿也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