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手呢?大部队既然摆不开,那就化整为零,将部队拆散成小部队,进行长距离的奔袭,穿插,不断袭扰禁军队的部队的补给线和控制得比较松散的地区的少量守备队伍。有时候,一些小队又汇聚在一起,形成局部的优势兵力,逐个歼灭稍有规模的禁军队的部队。这种不合兵法,有些胡来的战法着实让池云一时转不过脑筋来。第一天就是这么过去的。
经过一夜会商,池云和他所挑选的那些人商讨之下,发现了叶氏联队这种战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补给。在进行这种样式的作战时,行军不可能携带大量补给,也不可能分派太多部队在运送补给品方面,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事先约定补给点,各个小分队在约定时间统一赶到补给点进行补给。于是,第二天,池云让大部分的部队原地驻扎,派出机动力最强的轻骑兵部队对遇到的小股部队跟着不打,让对方没有进行补给的机会,一旦补给耗尽之后才从容收拾。如果这小股部队强行进行补给,那就找机会消灭补给队。可是,没想到,经过半个时辰的午休,下午的情况就又发生了变化。叶氏联队的那些小股部队采用了两种方法来破解池云的战术。一种是将不同小队的补给时间精确到某时辰,到时候各个小队聚拢在一起,根本不怕池云的分队,倒是很有机会反咬一口。而另一种则是派出一些小分队故意去接触池云的分队,将池云的分队领到预定的伏击区域加以歼灭。
到了第三天,池云采取了又一种战术。他忍耐着第一线部队遭受的损失,用部队巩固了已经占领的地区,开始按照规则从占领地区获得了更多资源,然后他开始使用这些资源一路修建大量的大大小小的中小规模的城楼,很是类似于日本鬼子的囚笼战术。索铮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索性以少量部队在前线进行骚扰,也采取了类似的战术巩固了占领区。双方形成了相对稳固的战线。
第四天的战斗可能是最激动人心的,双方围绕着战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破袭战。叶氏联队胜在部队数量多,可以调动的部队多,而禁军队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造城楼,部队数量少了不少,但是他们在每一次现场指挥的时候,展示出来的扎实的战术素养则充分弥补了这一点,打得叶氏联队节节败退。正当大家都以为禁军队要开始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时候,下午却风云突变,叶氏联队的一支颇为强势的军队趁着禁军队前线大量部队在消化胜利果实的时候直插禁军队的控制区,拿下了距离禁军队设置的指挥部只有四十里地的一座颇为坚实的小城开始进行固守。这就像是钉在敌人心脏的一颗钉子,让池云和他“麾下”的那些将领们难受万分。
拔除钉子还是把钉子钉得更深,这个疑问会不会在第五天揭晓呢?索铮一方面让那支部队固守坚城,另一方面却又改变了其他部队的作战方式。他完全没有要去救援那支孤军的意思,而是让那支孤军坚守着,不断消耗着池云的兵力。为了拔掉这颗钉子,池云唯有不断抽调部队支援,保持兵力的优势,但是,那些从控制区各地调动的援军,其中有不少却被索铮的部队以优势兵力阻击,围困并加以歼灭。这一天,双方都展示出了坚韧的作战意志和丰富的手腕,虽然双方的损失都异常巨大,但打的结果却让所有局外人看得如痴如醉。
终于,到了第六天,都有些流血过多的双方只能在残破不堪的小城下进行决战了。但是无论是哪一方,无论怎么进行精确的排布和计算,大家都发现,只要不犯严重错误,双方的胜负可能就决定在某些碰撞的时候投掷出的骰子交代出来的数字上了。
当讲解大厅里,一直恪守公允立场进行解说的鲁丹公布这个情况的时候,全场沸腾。谁能想到,这样一场精彩绝伦的对战,最后的胜负居然要寄托在骰子这样偶然的局面上呢?可是,无论是谁却也不得不服气,这一战能够打到这个样子,双方都是使出了真功夫的。在整个战斗指挥中双方体现出来的灵动和机变,着实让人折服。
池云最终还是领导着禁军队获得了胜利。但是,这胜利来得实在是让他有些羞愧。在最后两轮兵力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战斗中,二十面骰子在他手里连续掷出了两个十九点……仅此而已。
在讲解大厅的热烈的鼓掌叫好声中,池云和索铮都是两眼通红地登上了台,在大家的面前和酣战了六天的对手握了握手。而这个时候,池云和他“麾下”的那些将领们再也不敢瞧不起叶氏联队的那些超级杂牌军了。或许他们的确不懂军队是怎么回事,可是能够在如此拟真的游戏中将他们这些自视甚高的青年军官逼到这个地步,足以证明他们的智慧了。这些青年军官们也都意识到,稍稍加以训练,这些人至少是能够胜任参赞军务的职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