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易风对这句话如今是有深刻的体会。
怀荒内城魏征的府内,相比于魏征如今在武州的地位,他书房里的陈设,却十分的简朴,甚至显得有些寒酸,并没有如不少怀荒将领们一样将府第装饰的那般奢华。一张书桌,一把古琴,一张胡椅,一张胡床,一架屏风还有一架书柜,所有的家具,都是怀荒市场上十分普通寻常之物,材质多是榆桦,而非檀木楠木。若说值钱之物,也唯有书柜里整齐的摆满了各类的书籍卷轴,在如今书籍都按页算钱的时代,这一大柜子书值不少钱。书桌上,笔筒里搁着有文笔外还有铅笔、墨水笔。书柜和书桌都没有什么雕饰,方方正正十分俭朴。唯有那面屏风上面空白处,用铅笔写满了蝇头小楷,有些地方还画着一些图形,这个屏风在这间屋里似乎并非一个装饰品,倒更像是一个备忘录记事本。
此时,魏征正端坐在书案边的一张胡椅上,书案后的那张椅子上则坐着易风。书房里只有两人,魏征向易风说着眼下怀荒的情况。
“自某随大帅北上怀荒起,一开始大帅身边不过千余人,后来到了怀荒,整合猛虎盟,击败拔野固,又大败桃山群匪,之后又北上出击,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屡次出战。怀荒军也不断扩增,有野战之兵,有守备之兵,有巡逻之兵,也有巡检之兵,到这次凯旋。整个怀荒,凡武州野战三军、守备三军已增至十二万余众,这还没有将各地的乡兵、弓手等预备民兵计算在内。而如今户曹最新的户口统计。即便算上所有之户口,亦不过十一万三千余户。现如今怀荒的局面,竟然是以一户供一兵!而朝廷统一四海,八百余万户人口,亦不过才养八十万常备之兵,算起来也不过十户养一兵。朝廷十户养一兵,已经是耗费极大。而怀荒竟然一户养一兵,就算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混战时,也没有这般。”
“况且。怀荒居于塞外根本无法自给粮食,如今所有粮食全靠外运,万一粮食不济,怀荒几十万人口连吃饭都成问题。每每想及此处。某都是夜不能寐。”
“养这十二万兵马,其花费更是无底之洞啊。”魏征充满忧虑的说道,“某算了一笔账,以如今大帅规定的将士俸粮和赏赐加上抚恤,另外还有将士们的装备以及训练的消耗,平均下来,养一兵一年至少需要一百贯钱。十二万兵马,一年军费起码一千二百万贯。只多不少。幽州为朝廷北方重镇,管兵五万五千。马一万四千匹,朝廷每年衣赐一百二十六万疋段,军粮五十万石,幽州兵马数量为怀荒一半,可供军之费却不到十一。朝廷虽有八十万兵马,可却有大量府兵,非战时,朝廷不付月俸月粮,甚至府兵器械也皆自给。边军镇戍兵马,也多囤田自给,所费甚少。放眼天下,唯有怀荒养兵,花费巨大。”
“这些我很清楚。”听到这里,易风心里默算了一下,魏征说的这些都是实话。怀荒兵多,怀荒军费高,都没有错。怀荒十一万余户养了十二万余兵马,每人士兵一年养兵之费高达百贯,这都不是夸大之辞。但是易风能够裁兵吗,能够减少将士们的待遇吗?
不能!
朝廷养兵费用比起怀荒要少的多,最主要的是朝廷的兵制以府兵为主,镇戍为辅。而府兵制都能分到一批免税赋的田,他们分得这些田后不用再交田赋,朝廷损失这笔税赋,换来的是这些府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而且朝廷不再给这些兵月俸月粮,也不用给他们置办装备武器,唯有战时才会发放一些补贴,以及负责战时的粮草以及器械的消耗补充。就是边防镇戍军,也都实行就地军囤制,自己囤田解决军粮问题,甚至有时囤田的粮食供军有余还能拿出不少来上交朝廷。
而怀荒军,却是完完全全的常备军制,除了打仗就是训练,并不会去耕种囤田。另外,怀荒军将士们的待遇也极高,不但有月俸还家月粮,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赏赐和抚恤。养兵花费如此之巨,算来历史上好像也只有宋朝如此了,宋朝兵多,而且也都是募兵制,常备兵制,据说北宋每年的军费占据朝廷开支的百分之八十。
怀荒军装备好,待遇高,福利多,军费开支也创下了令人咋舌的养一兵年费百贯之巨。
和朝廷那极少的军费相比,怀荒兵和朝廷的兵养军差距天差地别。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