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去嘉勇伯府。”
高氏知晓原因,对后面的马车道:“你们先回,我陪二太太去探大太太。”
蔡氏正懒懒地坐在偏厅里,有一下没一下做针线活,她一应春姨娘,另几个姨娘也跟着去看戏了,连夏姨娘只几岁大的孩子也一并带去了,冬姨娘人年轻又最这些热闹,就留下元顶兄弟几个在府里读书。
“大太太,二太太求见。”
自打萧众敬夫妇搬走,就没回来过,她和朱氏算是撕破脸皮了。
蔡氏懒懒地道:“她来做什么?我可没心思招呼她,就说我去看戏了,没在府里。”
朱氏刚从大戏园回来,蔡氏寻出这个的藉口,立马就被朱氏给识破了,她人已到了院门外,听了蔡婆子的话,立马提高嗓门:“大太太在看戏,哄鬼呢?我可刚从大戏园回来。”
朱氏推开蔡婆子,领了两个儿媳,大摇大摆进了院门,冷笑道:“大太太躲我做甚?冤枉我们二房拿了公主的银票,非得将我们分家另过,早前还以为真是银票的事,今儿才知道,你们大房还打着别的主意呢。”
蔡氏微锁着眉头,虽过了许久,想到银票的事,心里就觉得闷,倏地起身,“我早前说过,若想回来一起住,就交出二百万两银票,我们大房也不是好欺负的,那日若不是伯爵爷拦着,我岂能轻易让你们出府?”
朱氏冷声道:“你少装蒜!大房人正巴不得我们早些离开,看似开罪了云罗公主,今儿她不是又替你们大房包雅间看戏,又给小姐们送玉镯,大太太还真会演戏!赶走了我们二房,好独占好处,听说伯爵爷和你要云罗给你们写戏文呢,这可是名垂千古的好事儿、美事儿,却与我们无干!”
王氏附和着道:“大伯母,这就是你的不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萧字来,好歹都是一家人,大房要请公主写戏文,好歹也让我们二房露露脸,留个名嘛。”
《玉玲珑》的小说问世,紧接着便是戏剧《玉玲珑》上演,那唱词,那情节,不知道打动了多少戏迷的心,更成为风尘女子引以为傲的典范,他们青楼女子也有人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可不是新奇的么?
周史上被歪写成奸佞的果钦,因《狸猫换世子》的戏,正名成了一代青官,刚正不阿,深入人心。
百乐门的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几年间遍布天下各郡、各州,现下连许多县也有了,民间一些杂耍艺人也改行组建戏班,游走在乡里山水之村,虽唱腔不地道,情节也没正规的百乐门本门弟子演得好,但乡野百姓们还是爱看。
蔡氏此刻冷哼一声:“没有的事,你们可不要乱说。”
高氏道:“伯母,这可是六妹妹自个儿说的,难道还会有假?说云罗公主要给大伯写平叛甘郡贼匪的戏。”
一有了好处,二房的人就巴着来凑。
蔡氏想到禧公主训斥她的话,云罗知晓身世,如今只是没挑破这层纸而已,蔡明瑾也说了,就凭泥菩萨的批言,也不能再伤云罗的心,“没有的事,你听个孩子胡说。”
朱氏此刻想到这么好的事,二房人连半点好都沾不上,她不指望如《玉玲珑》那般,一出戏都演的是情爱缠绵的事,她也没这脸皮,玉玲珑到底是青楼名妓,就当成是一出戏看,好歹让她露露脸,哪怕后世唱戏的有人在戏台上扮她一回也好,“大嫂,可别把什么好事都占全了,若不是我,你们大房能有今日?能青史留名么?”
蔡氏微凝着眉头。
高氏与王氏此刻的想法和朱氏一样,哪怕是让她的们名字在戏本里留上一两回也好,这就像有儿子的人指望养老送踪一个道理,帮衬着朱氏,高氏道:“伯母,好歹是一家人,你与伯父好好说,让公主写戏的时候,把我们二房的人也写进去。”
王氏也道:“戏台上的人可不少,跑龙套的丫头、奔前跑后的小厮,不都是有的么?”
同朱氏一道来的婆子立马回过神来,觉得自己也能在戏文里留个名,忙道:“大太太,打虎不离亲兄弟,你与我家太太可是几十年的表姐妹、又做了这么多年的妯娌……”原不想插嘴,可听王氏那话,立时来了兴致。
连昌隆帝都想用这样的方式留名后世,让百姓们知道他是个贤明的君主,被昌隆帝定为忠君报国的武将、贤能得力的重臣……哪个近来不是欢喜、得意的,有戏写他们,有戏文流传后世,还有正史为证,正史是给读书人瞧的,可这戏剧却是能让百姓们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