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将军府。
阔别两年多之后,李利终于率领大军返回长安,再次回到自己的府邸,与麾下文武重逢,与家人团聚。
自袁术称帝伊始,李利便率军出战中原,此后:组建诸侯联盟,东征幽州,南伐袁术,鏖战河北,平定徐州,直到两年后的仲秋时节方才重返长安。
在此期间,袁术、袁绍兄弟相继败亡,公孙瓒慷慨赴死,吕布束手。
而李利也遭遇了征战以来的首次大败,兵败于邺城,以致整个河北战场全线失利,损兵折将,一举葬送了二十余万将士的性命。
值得提的是,这是李利和曹操数次交锋之中的首场失利,直接危及他的自身性命。在此之前,他也曾将曹操逼到绝境,却终究被曹操逃脱了。而前番邺城惨败,曹操又扳回一局,同样将李利困在城中,但最终李利还是杀出重围,逃出生天了。如此以来,双方先后将对方逼到绝境,却最终都失手了,互有胜负,算是打平了。
伴随李利实施封关禁令之后,中原战局趋于稳定,烽烟消散,各州百姓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生活。
与此同时,西凉军六成以上的兵力屯聚于司隶、并州、幽州和徐州等四个州郡,将曹操治下的兖州、冀州和青州牢牢困在中间,除了境内互通之外,彻底与外界隔绝。自此以后,曹操帐下的细作想要前往李利治下倒是很容易。但是进去之后再想出来却颇为不易。而曹操治下的商队同样被困在境内,再也无法与其它州郡互通有无,更不可能替曹操打探消息。
按理说。封关禁令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刺伤对方,也会伤到自己,可谓是成败各半,谁也占不到便宜。但是,此次李利颁布的封关禁令却只是针对曹操,并不禁止通往荆州、益州和江东的道路和水路。如此以来。这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比的就是双方治下州郡的战争潜力和物资储备。
拼消耗。表面上看起来,曹操并不怯战。毕竟他本身就需要一段时间巩固冀州,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组建战骑,壮大实力。实际则不然。在他发展壮大的同时。李利治下的军力同样在迅速壮大之中,而且发展速度绝对不比曹操差,反倒是比曹操的发展速度至少快两倍。
究其原因,就是两个字:资本。
现如今,李利已经占据七个州郡,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且又牢牢掌控着所有盛产战马的边郡和草原。
仅以州郡富庶程度而言,冀州固然富庶。但李利治下的豫州和徐州丝毫不比冀州差。更何况,自长安之乱过后,凉州和雍州再无战事。安安稳稳地发展了将近八年,其富庶程度比之冀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以人口多寡相比,冀州是中原第一大州,人口多达五百万;然则,大汉人口最多的州郡有七成在李利治下。再加上,李利先后剿灭了盘踞在雍凉二州的羌族部落、小月氏和部分西域小国。覆灭了南匈奴,平定北方各大部落。其中就有最为强盛的鲜卑和乌桓两大部族。是以,早在司隶大战之前,李利治下便有千万人口,而今其人口数量已然是今非昔比。
正是因为剿灭了周边部落和诸多蛮夷,又占据了半壁江山,所以李利才会颁布封关禁令,专门针对曹操,要和他打一场消耗战。这就好比自家兄弟之间的争斗,李利虽然年龄比曹操小很多,但他却是大哥;身为大哥就要顾全大局,先把外面的敌人灭掉,然后关起门来,再和自家兄弟一较高下。
只不过,李利眼下的对手远不止曹操一个,还有三个极其顽固且实力不俗的敌人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他。因此他现在封锁关卡,其实是为了隔绝曹操与另外几路诸侯联手,既能困住曹操,又能切断他和其他诸侯之间的联系,从而避免腹背受敌。
当然,封关禁令绝非长久之计,最多算作权宜之计,暂时应急而已。一旦曹操率先发起进攻,就有可能冲破封锁,打破僵局。对此,李利早有预料,封关禁令的目的便是能困则困,困不住的话,也必然是曹操主动进攻。
只要曹操率先打破僵局,那么李利就能赢得战略上的主动。在他拥有足够大的战略纵深的情况下,力争让曹军冲出来之后便再也回不去,继而赢得全面主动,说不定还能给曹操来一个围点打援,让他也尝尝腹背受敌的滋味;就像当日邺城之战中典韦和周瑜等人一样,被曹操围点打援,吃尽了苦头,伤亡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