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丁堡时是乱轰一气,打中城墙下方,由于基础过于厚实而无法击穿,打中城墙的上方,即使能击穿,君士坦丁堡守军的损管能力出神入化,随坏随补,而乌尔班大炮要隔上几小时才能再来一发,落点又不在先前的位置,效率差,成效慢,让包头佬一度怀疑人生,对乌尔班大炮认为是大而无用,都有点不想用它们了。
然而在围城的早些时候,一个匈牙利代表团前来面见苏丹。某位匈牙利人兴致勃勃地观摩了土耳其炮兵的工作后提出了他的建议:不要尝试始终攻击城墙的同一地点。在第一发炮弹击中城墙后,平移弹着点大约10米,打出第二个缺口,接着在这两个弹孔之间打出第三发炮弹,使弹着点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便能把对城墙的伤害增至最大。土耳其炮兵于是改变了战术。炮兵群首先用小口径火炮在城墙上打出前两个弹孔,接着用重炮做致命一击。新的战术对君士坦丁堡城墙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
炮击不间断地一连持续了六天。尽管有瞄准和装填上的困难,但奥斯曼炮兵还是设法保证每天射出了120发左右的炮弹。炮火尤其集中在城墙的中段,最终这段外城墙垮塌了。
匈牙利人是白皮,君士坦丁堡守军也是白皮,白皮害白皮,相煎何太急!
即使城墙垮塌,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的拜占庭士兵们开始高效地修补受损的城墙。他们发明了一种别致然而高效的方法,当一段外城墙受损时,他们立即用手边所能找到的一切材料,诸如石块、木材、灌木甚至大量泥土,来加以修复。他们还放置大量装满泥土的木桶作为掩体,以便抵挡奥斯曼的箭矢和枪弹。每当夜幕来临,城中的男女居民纷纷来到受损的墙头连夜抢修,以至于往往第二天黎明,上一次炮击的效果便完全化为乌有。奥斯曼火炮的优势一定程度上被压制了。
问题在于哪怕再好的损管技术,君士坦丁堡守军处于风声鹤唳之中,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力,不知道包头佬什么时候会整出个妖蛾子,因此破城在劫难逃。
如今东南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三炮打得是有如神助。
别说包头佬傻了,东南军也楞了神,他们不是没见过炮兵发炮的效果,但这样首发三炮就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前所未闻。
以前开炮攻击往往要先试射,再持续不断地轰击,或有机会摧毁敌方城墙。
惊天三炮!
连坐在小马扎上含着香烟的李来亨也被震住了,他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张大嘴巴,香烟掉地上也不知。
半晌后他连声道:“炮兵的兄弟们打得好,打得好哇,要给他们请功!”
他兴奋地对周围的官兵们说道:“你们明白成语‘摧枯拉朽’的情景了吗?”
“明白,明白!”官兵们用力地点头。
“啊!”
而早已经准备好的东南军突击部队在郝摇旗的引领下,从喉咙里发出了粗犷有力的吼叫,奋勇当先地向着炮轰出来的缺口冲去。
在他们头顶,则是密集的弓箭、炮弹与炸弹被抛向堡垒,天上地下齐夹攻,一时间竟有一种乌云压城城欲摧的意境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