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拍电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电影不但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工业,但凡涉及到工业的东西,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在支撑着,电影也是如此。
《蓝色爱情》剧组在滨城停留了快一个月时间,辗转了多个外景地,北大桥都去了好几次,加上这部戏要用不少的群众演员,拍摄起来准备工作特别繁琐,把霍剑起忙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其实真正用在拍摄的时间并不是绝大多数,有时候拍戏都是需要一遍遍的磨,拍一条就要换一个角度什么的,一遍遍的调整,加上剧组要调整灯光,轨道,安排群众演员等工作,反而这些占用了很多时间。
这还是在已经有个相对成熟的剧组的情况下,如果大多数都是新人的话,还有的头疼,内地拍摄团队专业性上面还是没法跟已经熟悉了商业制作,完全流程化工业化的地方相比。
把全世界的电影工业做一个分区,99年的中国电影工业大约就只能排在第四梯队,排在第一的是毫无争议的好莱坞,吊打全世界,第二梯队的是欧罗巴,第三梯队是阿三日韩,第四梯队的是我们加上毛子泰国这些地方,当然如果把香江电影工业算上来,我们也能勉强算第二梯队。
毫无疑问香江、湾湾是算我们的,只不过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现在香江在没落,湾湾走向艺术小众之路一去不复返,又与内地还没有做紧密结合,所以内地只能算第四梯队。
本来嘛,电影工业不行的话,影响的是在特效,制作水平上面的质量,但是电影的核心是讲故事,如果导演能把故事讲好,控制好电影的节奏,也能拍出好电影,可惜的是国内的导演中,能把故事讲好的导演,不多。
讲故事的能力不够好,那就只能从题材挖掘上面做文章了,所以第五代导演集体抽风性对准了特殊年代农村题材,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成长在那个年代,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些题材在国外容易拿奖,又能保证电影的艺术性。
许多人说中国导演只会拍那些落后的农村题材片,拍禁片,他们崇洋媚外,他们见不得中国有一点好,这是有失偏颇的。
讲道理,一个导演的电影题材、风格跟他成长的环境是有关系的,五代导演集体爆发这是一开始谁都没有想到,加上国内电影环境奇形怪状,不拍这个他们就只有拍主旋律电影了。
在国内拍电影有多坑我就不说了,想拿到龙标你的剧本提上去得先通过审核,想通过审核咱就先聊聊到底你要怎么通过吧。
政治类别的不能拍,封建迷信的不能拍,太过于血腥暴力的不能拍,口味太重的不能拍,思想深刻,反映人性的不能拍,有破坏民族团结的不能拍,抹黑某种群体形象的不能拍,边缘题材不能拍,一部家庭剧都要七八个部委来审批,通不过不能拍,把这些去除掉,除了烂俗喜剧你还能拍啥?
你以为除了上面的就算了?错,名字取得不好也不能拍,大约除了主旋律之外,就剩下家庭伦理剧可以拍了,对了,家庭伦理一定要和谐才行,剧情不符合现实不和谐不能拍。
五代导演也只能拍拍农村题材,然后拍着拍着就发现只能拍禁片了,因为剧本根本就没法通过审核,即便通过剧本审核,你也没有办法通过片审,想送到国外参展也不行,领导觉得有争议那也不给过,私自参展就是禁片,你自己选呗,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想收拾你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当然,中国电影不好也不能全部怪在制度上,不过限制太多这是绝对的,没得推脱。
霍剑起是少有的几个,带着镣铐跳舞又能跳得不错的导演之一了,他就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