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中亚战区司令部综合指挥大厅。
超宽〖中〗央显示屏上的左上角,显示着三个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阿斯塔纳时间和莫斯科时间,根据中苏哈三国联合作战司令部的商榷之后,目前中亚战区已经是以莫斯科时间为准,苏联和哈萨克斯坦方面也都以这个时间为准,当然泛指军事时间参照,而非其他领域。soudu
5月16日深夜,纳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出人意料的发起了悍然炮击,对以巴拉绍夫、奔萨、萨兰斯克这三个苏军重点防守要点进行了大规模炮袭,同时作为防线突出部的巴拉绍夫尤其遭到了痛击,至17日拂晓德军进攻部队正式拉开复夺巴拉绍夫行动开始,炮击就基本没停下过,而且在进攻开始之前,在5月8日遭到共和国空军猛烈空袭后就一度“人间蒸发”一般的德国空军也卷土重来了,虽然规模不大、力度不狠,但也以实际的轰炸行动宣告了他们的归来,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终究是集结了大量陆军兵力和航空兵力,试图一口气拿下巴拉绍夫这座眼屎一样微不足道的小城……
越是高技术的战争,战争的形势变化也就越快,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中亚战区就完成了相应的反制部署,集结待命于萨拉托夫的第二集团军愣是让不好意思的苏联西南方面军作战参谋长华西里夫斯基不敢用,但中亚战区司令部却没继续让第二集团军继续观光旅游的意思,当即就命令第二军参与到苏联西南方面军的防御作战中去,有了这么一个命令。以华西里夫斯基为代表的苏联西南方面军高层人物,这才敢于给第二军这么一个“下属”安排任务,不过也只是“腼腆”的安排了一个支援巴拉绍夫的任务,奔萨、萨兰斯克两个地方的防御苏联西南方面军还支持得住。
第二军显然没有拒绝命令的意思,虽然这个命令是来自于“临时『性』”的顶头上司。但他们还是很迅速的安排了第八机步师火速开往巴拉绍夫,而与此同时,中亚战区司令部也安排了空军部队力挺苏军,驻扎在乌拉尔地区的第一攻击机师大举出动,分为两个方向安排了大量战机执行轰炸任务。当然行动自然免不了要得到第三战斗机师的掩护,所以在此时此刻的大厅内,战区司令薛殿川所看到的画面,都是大型预警机实时传回来的,空战没有任何悬念的结束之后,以g-04l攻击机和j-12“秃鹫”战斗攻击机为主力的两拨轰炸机群正飞速接近各自的目的地。[]大国无疆275
拿起桌上的耳麦,薛殿川让通信控制员把预警机与苏联方面的无线电对话切进来。他需要听一下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对话。
几天前的联合作战会议上,以中亚战区作战参谋长胡广少将为首的中方代表,就与以华西里夫斯基为首的苏方代表就苏联境内的联合作战最基本的通信协调、指挥调度等进行了磋商工作,会后由中方向苏方提供了一批抗干扰能力强的无线电台设备和一套专门的加密通信系统,苏方向中方首先递交了其西南方面军的部队编制、组成以及通信代号等。经过多次调试之后,中方和苏方之间从最初只能完成中亚战区司令部与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之间无线电联系,达到了军一级别的通信联系,未来还将扩展到师、团乃至营一级别,不过就当前而言,共和国方面真要是与苏联某个部队的团营级别部队直接沟通交流。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必须要经过一层乃至两层转达之后,才能以正确的通信频道、用正确的联络代号完成通讯。
通信控制员为薛殿川切进来的对话恰好就是担负巴拉绍夫方向轰炸指挥任务的大型空中预警机通信员。直接与苏联西南方面军第第四军第15步兵师一团三营最高指挥官的对话。
“这里是苍鹫一号,我方轰炸机群预计5分钟后抵达霍皮奥尔河一带,请指示所需轰炸地区确切位置!”
“这里是北极幺五幺三,我部正在城区以7公里地带防御,正面压力巨大,我方将停止炮击。以发『射』求生烟雾作为区分标志,以西所有区域为敌军活动区域。任意轰炸!”
这一问一答的方式着实让薛殿川又好气又好笑,这第一次实战配合还真没想过会是这个样子的,双方明显沟通方式、空地协同等多方面都存在迥异,还需要作出很大改进才行,不过这样也足够了,就像“北极幺五幺三”报告的那样,除了他们防守的区域,以西的地方本来就是纳粹德军的进攻展开区域或者是进攻地带,至于怎么轰炸,那就不是他们所需要忧心的了。
搁下耳麦,薛殿川三两步就来到了信息总控台前“苍鹫一号”预警机已经切断了和苏联方面的联系,向战区司令部发来了数据支援请求,而此时此刻,几名精神高度集中的技术军官正以最快速度将最新的卫星图片、无人机拍摄图片等进行必要的剔除和标示,融合更新到数字地图周,立刻才将这些更新信息加密压缩之后发送给预警机,而可以想象到的是情况是,预警机上的系统员在拿到这些信息之后,会很快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地图的更新,然后他所能看到的便是最迟两个小时前的最新巴拉绍夫周边图,这张失真率不会太出入现实的“图纸”将很快成为轰炸任务的导调关键物品。
而此刻,〖中〗央大屏幕上又切换出了一个画面,是取自于一架担负轰炸任务现场指挥的j-12“秃鹫”重型战斗攻击机的,这架带队长机并未像其他战机那样挂这样那样的弹『药』,什么空对地导弹、集束炸弹等都没有,除了两枚自卫格斗导弹、两枚中距离空对空导弹用于之外,机腹下挂了一个大型通信吊舱、靠近机身的左右侧机翼挂点则分别挂了综合瞄准吊舱和多维数字感知吊舱。
呈现在战区司令部〖中〗央大屏幕上的画面。便是这架战斗攻击机实时转播的轰炸机群直扑巴拉绍夫的壮观场面,而已经空前降低飞行高度的轰炸机群飞行背景也很特别,地面上本应该绵连如海的山林都显得灰黑斑斑,大量的树木并未在大火中烧得一干二净,而是直愣愣的没有了太多的枝桠。就剩躯干傲然挺立了。
而呼啸着高速『逼』近巴拉绍夫的战机数量明显不多也不少,如果一窝蜂的朝着一个地方飞去狂轰滥炸,那显然不仅不利于战机的作战效能最大化,还容易增大被德军地面防空炮火击落的概率,因而如何给每一架攻击机或战斗攻击机分配轰炸任务。以及他们所需要切入的轰炸航道而至于互不干扰,是带队长机需要完成的指挥任务,当然光靠它一架飞机是根本不够的,所以它身后还有预警机、战区司令部以及多方面的支援保障和决策辅助,因此这样的轰炸任务并非是一个小团体作战,而是一个体系的整体工作。
五分钟的时间并不算太长,预警机拿到了来自战区司令部的决策资源之后。又从很早就奔赴巴拉绍夫上空“督战”的无人侦察机上拿到了一些最新的情况,再结合结束空战之后已经杀抵巴拉绍夫上空观察了一圈儿的战斗机飞行员们反馈的情况,很快就在高速军用〖中〗央计算机的帮助下半自动化的完成了编队轰炸决策明细,并将这一信息通过联合战术共享数据链发送给了带队长机,并提升了带队长机的通信级别。使之能够在轰炸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