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沈道慌忙放下手中的茶水杯,道:“属下正要向大都督请示,驻守西宁的宋文部,已经完成了整编,退役的士兵已经全部遣返,做了合理的安排,缺少的兵员,也已经补充进去。”
“奥!”李自成点头,宋文部的整编,当时是他自己下达的命令,原先的士兵主要来自西宁卫,士兵的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当时缺少士兵,只能让他们留了下来。
现在不同了,经过数年的发展,现在的天命军,与当日相比,早已脱胎换骨,战兵全部列装了步枪,有些千户还装备了山地炮、榴弹炮、火药包,完全是火器兵的装备,虽然士兵们还挂着腰刀,一般只是操训时才会用得上。
新式火器,需要更高素质的兵员。
随着天命军属地的扩大,兵员的基数扩大了无数倍,天命军的士兵,有了选择余地。
“大都督,接下来还要整编吗?”沈道试探着道,自从李自成来到西宁,他的实际俸禄并没有增加多少,但地位却是提高了千倍,“兵事使”的职务,在天命军中,几乎就是李自成一人之下,所以,他格外珍惜当前的位置。
天命军何去何从,他无法估量,但跟着李自成,跟着经常打胜仗的天命军,至少没有以前的窝囊气!
“当然要整编,七大千户都要整编,”李自成盘算片刻,道:“周宾部从卡当城、三角城调回西宁,开始整编,两城各留下一个百户的士兵,此外,甘州、兰州暂时没有作战任务,秦大年部就地整编,两部原先的辅兵转为战兵,你再给他们增加一个千户的辅兵,整训时间为三个月。”
“是,大都督!”沈道掏出记事本,将李自成的指示记录下来。
李自成觉得自己有些独断,沈道作为兵事使,最多只是天命都督府的后勤司令,不过,在这样的时刻,必须树立自己的权威,什么事情都要集体商量,反而不利于发挥出天命军的战斗力!
“告诉周宾,三个月整编结束后,我要看到一支精神面貌完全不同的第五千户!”李自成沉声道:“让周宾做好准备,整编结束后,第五千户可能要往固关,接替马有水部!”
军队大调动,可能增加粮食消耗,不过,快速调动也是军队的能力之一,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战事,将士们就会倦怠,适当调离防地,反而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是,大都督,属下记住了!”沈道又在记事本上圈圈画画,实在是一个不错的书记员!
在离开之前,李自成告诉梁文成,从西宁科技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中,选派部分人员,安到府县、军队中去,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军事、政务上的事,就交给沈道与梁文成了,李自成心中想的,还是银子,没有银子,就无法大规模扩军。
西宁的几个厂子,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除了肥皂,都是奢侈品,价格高,利润大,难题就是市场,西宁、兰州本地,很难找到市场,必须依赖大明的繁华之地。
北方通往京师的商道基本断绝了,幸好穆青山、金一心他们有自己的路子——走蜀道,沿长江直下江南,产品并没有多少积压。
江南承平日久,富商大户多如牛毛,就连最近生产的葡萄酒等,也逐渐打开市场,厂子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着军饷。
银子不够,就无法大规模扩军,朝廷动辄数万数十万军队,天命军的火器再厉害,也不能用几千人去消灭他们。
李自成心中已经有了想法,这种想法越来越迫切,如果占据四川,将各个厂子搬迁至成都,将来再沿江东下,不是省却了上千里的陆路吗?
北方数省,一直到大明灭亡,盗贼都没消停,战乱的大环境下,要想恢复商道,势比登天还难,朝廷、盗贼的军队都在,无论作为哪一方的盟友,都无法穿越作战的区域,想要银子,除了抢劫,只能就依赖南线的黄金水道长江了。
李自成还召见了毛汀,询问了西域的商道,不过,毛汀的回答,令他很是失望,西域商道虽近,但叶尔羌汗国本身是一个接近游牧民族的小国,不但银子少,货物的价格也上不去,想要从叶尔羌赚回大量的银子,根本不可能。
难怪大明忽略了这条商道!
不过,总好过没有,万一东线出现滞销的情形,西线的商道可以做为补充。
李自成告诉毛汀,商道不能断绝,只要不赔银子,至少能保证销售量,至少能交换到天命军稀缺的货物。
从二月很离开西宁,去了大草滩,后来又谋划河西总督府,李自成离开家太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