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能力不足,而是银子不够!
在如今这个时代,光是从西洋传教士的绵密程度,顾振华就敢说流入中国的白银已经相当可观了。
陈潜夫跟着顾振华混久了,也沾染了毛病,一听到钱,简直眼睛冒绿光。
“王爷,您说吧,该怎么下手,把这块肥肉吃下去?”
“陈先生,眼下京城的那帮人不是在闹吗,我们趁机就给盐政改革造势。要北伐,要雪耻,要改革弊政,要积蓄军力,谁敢反对,就是置历代先皇的陵寝与不顾,我看这帮满口仁义道德之徒,能说出什么来!”
“哈哈哈,还是王爷高明,卑职这就去准备。”
……
有了顾振华在背后推波助澜,南京的确越闹越厉害,两大派之间疯狂的攻讦。以朝廷文武大员为核心,礼部尚书丁慧贞领衔,主张要全孝道,和鞑子议和,迎回尸骨。
不过以吏科给事中裴恒为首,则是坚决反对,他们坚持认为对鞑子妥协,才是真正的国耻,才是真正的不孝!
裴恒以前就鼓动过士子闹事,这次更是驾轻就熟,他亲自穿着孝服,拿着哭丧棒,到酒饭茶馆,勾栏瓦肆去高谈阔论。
“昔年成祖皇帝,五次远征蒙古,驾崩在归途之中,鞑子在成祖的脚下颤抖,卑微如小虫。如今子孙不孝,国家崩坏,竟让鞑子窃据京城,占据成祖老人家的陵寝。真正孝顺祖宗,就应该效仿成祖只勇毅,扫荡鞑虏,恢复山河。让鞑子再度臣服在我朝脚下,用他们全族的鲜血,去告慰成祖在天之灵,去洗刷子孙身上的耻辱!”
“然则我朝重臣,不思报国,毫无勇气,居然要割地赔款,忍辱含羞,换回成祖的尸骨。试问就算侥幸成功,将成祖的尸骨换回来,我们有脸面对他老人家吗,我们还配当大明的子孙吗?”
此事早就引起了江南的轰动,年轻的士子聚集在一起,不断的争论这个话题。如今听到了裴恒的话,也是一个个怒气填胸,血液沸腾。
“没错,我们不能向鞑子低头,孝顺先祖就该像成祖一样,北征鞑子,光复社稷,不能向鞑子屈膝投降。”
“朝廷上下,都是一帮软骨头的朽木混蛋,他们尸位素餐,抱残守缺,毫无锐气。都是他们才让大明沦落到今天,这帮人该给成祖谢罪!”
一个湖广的士子更是说道:“我朝连战连捷,有中山王,有黄侯爷,有阎巡抚,有无数的忠臣良将,鞑子还能嚣张多久?只要选拔精悍士卒,囤积人马军械,反攻兴复,就在眼前,何必向鞑子求饶,弱了大明的威风!”
这些年少气盛的士子很快就选择站在了裴恒一边,当然也有人忧虑皇陵被毁,龙脉受损,大明国祚不久。不过这种声音很快就压了下去。
成百上千的士子在街头奔走,呼唤朝廷强硬对待。更有大量的读书人跑到了丁慧贞等主和派官员的家中,有人痛骂,有人扔石子,有人投大粪。
还有人别出心裁,仿效秦桧的跪像,烧了一尊丁慧贞的跪像,一身的大红朝服,就这么跪在了他家的门口。
以往大臣和皇帝,从来都是以多打少,让皇帝疲于应付,诸如嘉庆和万历,这对爷孙就干脆躲在了后宫,不合大臣见面。
可是大臣相比读书人,强弱之势就变过来,他们被追打的满头包,偏偏又不敢对这些士子强硬。要知道戴莹这帮内廷的太监可都盯着呢,以往你们怎么骂宦官干政,怎么骂迫害士人的!
这就是自作自受,让你们也尝尝滋味。
就在两派大混战的时候,顾振华一面让人把阿济格等一百多位鞑子将领的人头送到京城,另外一面,又上了一道“光复折”。
在折子里头顾振华强调敌强我弱的态势已经扭转,抗清斗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这个阶段的长短,取决于大明内部整合的快慢。只要调动起千万百姓,天朝财富,就能迅速打造出三十万大军,能够为成祖,为先皇复仇!
在后面顾振华详细罗列了军队整编计划,也编列了所需费用等项。一句话,三千万白银,三十万军队,三千门大炮,光复大明!
这份奏折告诉了大明军民,我们不但能赢,还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赢,朝野上下,全都沸腾起来,不管同不同意,都在争相讨论。
随后南直巡抚陈潜夫,湖广督师张缙彦,河南巡抚阎应元等人联名上书,提出了“盐”和“海”,两条富国之策,要求朝廷立刻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