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安国郡王,今日的太子殿下张承太,实在是被他的父亲吓怕了,四个皇子的心智加在一起也顶不上父皇一根小指头啊。
想起宫变那天的事情,张承太就心有余悸,玄武门之变是张家几个儿子心中永恒的梦想,老三也不例外,在沐英等人冲进来拥立他的时候,他也曾动心过,可是一瞬间的犹豫救了他的命,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好处。
不费吹灰之力,坐享其成竟然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储君,入主东宫,何等的风光,但是前任太子的阴影时刻笼罩在老三心头,睡在东宫的头几个晚上,每天都能梦到大哥满身血迹的跪在丹陛前,手持宝剑声嘶力竭:“愿生生世世不在帝王家!”哀号之声让老三猛醒。\
这太子,不是那么好当的。
张承太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计策,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兢兢业业当太子,绝对不干出格的事情,这日子是过的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疑神疑鬼。
皇帝让他去内阁参知政事,甚至放给他一些披红的权力,这让张承太很是警醒,父皇又在考验我了,看看我是不是贪恋权欲,父皇健在,春秋鼎盛,这政事完全可以处理的来,为啥放给我做,难不成是真想培养我?鬼才信。
所以张承太采取了很消极的策略,每日里也到内阁来,但是对于那些公文,一概推说自己无力处理,让他们交给司礼监或者乾清宫方面,这是在表明一种态度,父皇健在,我张承太对于权力毫无**。\
聪明反被聪明误,张承太的推诿胆怯让皇上感到他是个不堪重任的儿子,当即拂袖而去,走到门口,又撂下一句话:“从明天起,太子不用来内阁了,去南书房读书去吧。”
当太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面如死灰,知道这件事自己处理错了,不过他并不后悔,唯唯诺诺总没有错,总比让父皇忌惮自己来得好。
……
回到乾清宫之后,果然有奏折进来,是协办大学士杨锋进的折子,奏报湖广河南等地有公文错乱的情形出现,这还是杨锋从几分不起眼的地方奏折上现的端倪,这两省官府向上面请功,说是向陕西运送钱粮的任务完成的如何如何出色,短短几天便组织了骡马民壮将府库里大批粮食装车运往陕西。\
蹊跷,虽然朝廷准备对西凉用兵,但是也没急迫到这个份上,何况陕西也是丰腴之地,粮草囤积不少,暂时不必从其他省份调运,杨锋又紧急查阅了户部的公文,确定并无调粮的文件出,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有人伪造公文。
皇帝看完,也是大吃一惊,再看杨锋的处理意见,是以八百里加急回复当地官府,让他们迅追回粮草,然后再派出锦衣卫彻查此事。
皇帝拿起朱笔,在上面写了个让太监跑步送回内阁,想了想,又派出一名小太监,传杨锋觐见。
这是皇帝第二次召见杨锋,第一次是金殿奏对,那次皇帝对这个年轻人就有很好的印象,出身贫寒,不卑不亢,对答如流,很有寒士风范,所以皇帝钦点了他的状元,现在看来,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昔日的寒士已经成长为温文尔雅潇洒自如的内阁官员,思维机敏,行事果决。\
“杨锋,你以为,这伪造公文之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杨锋略一思忖,道:“请陛下先恕臣之罪。”
“你有何罪?”
“臣本来没有罪,但是陛下让臣答对,臣不敢不据实以报,这就会提到一些不该提的人……所以。”
“哈哈哈,朕赦你无罪,讲吧。”
“伪造文书调运粮草,意图谋反,乃死罪也,有此包天贼胆之人天下又能有几人,所以臣判断,有两个可能,一是西北那些乱臣贼子,还有一个就是……”
说到这里,杨锋顿了一顿,皇帝瞟了他一眼,以皇帝的聪明,自然已经猜到了结果,但是冷声道:“讲!”
杨锋的胆子也真够大,一咬牙道:“还有一个可能是就藩长安的燕王殿下。”
说完,直挺挺的跪下去,挑拨皇帝父子关系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杨锋经过分析,觉得燕王干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了博出位,他还是毅然说了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没有生气,反而微笑起来,他很欣赏杨锋这种不怕死的态度,对自己死忠,绝无二心的臣子,还有啥可说的。\
甚至在一时间,皇帝觉得杨锋比自己那几个花花肠子的儿子还要可爱些,小伙子有胆有识,啥都敢说,皇帝面前不耍心眼,是个可造之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