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吝啬鬼
深冬的朝鲜半岛,夜晚来得特别早。
战斗机座舱内的美军飞行员感觉不到外面的严寒,却能感受到夜空中的杀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空军只在两次战争中真正遇到过对手,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另外一次就是此时的半岛战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次战争的主要对手都是共和国。
前几日的惨烈空战,不但打破了美国空军的不败神话,还打破了天空霸主的地位。
对手不但拥有能与f-22a匹敌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还拥有足以与美国空军对抗的作战系统。
争夺制空权,不单是战斗机的战斗,而是整个作战系统的战斗。
从共和国空军参战的那一刻开始,擅长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美军战斗机飞行员不得不放弃常用的制导炸弹与对地导弹,换上不常用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与格斗导弹,升空执行空战任务。
几天下来,被消耗的不仅有昂贵的战机,还有更加宝贵的士气与斗志。
在所有美军飞行员眼里,那种长着鸭翼与切尖三角翼、采用bump进气道(机身附流层进气道)、机身与机翼浑然一体的战斗机就是神鬼传说中,在夜空悄无声息的盘旋、突然喷出火球轰杀猎物的“恶龙”。
因为j-14绰号叫“飞龙”,所以美军将它称为“夜空恶龙”。
惨痛损失的美军不得不收缩防线,预警机的巡逻区域从三八线以南的春川撤到首尔以南的水原、再撤到水原南面的清州、最后撤到清州南面的大田,总共撤退了近200千米。危险并没消除,对战斗机来说,200千米连花园的篱笆都算不上。
保护预警机,似乎成了美国空军的头号任务。
到25日傍晚,美国空军已经损失了7架e-11a(美国海军损失了18架e-2d)。如果不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预警机机队,美国空军恐怕早就“撤场”了。
残酷的战斗让美军学会了保护预警机的战术。
护航战斗机由平常的2架增加到8架,还能在5分钟内增添至少8架护航战斗机。作战巡逻时,除了预警机上相控阵雷达之外,所有护航战斗机上的被动探测系统都处于工作状态,8架战斗机分成4个编队、2个编队组成1个小队,分别沿着以预警机巡逻航线两端为定点,向战场方向倾斜45度的固定航线交叉巡逻,时刻都有4架护航战斗机用被动探测系统监视最危险的方向。以f-22a的速度,只要敌机从正面180度方向进入,8架护航战斗机就能分成2个批次,进行2次远程拦截。因为战斗机巡逻航线与预警机的飞行线路交叉45度,所以护航战斗机能对水平270度范围内保持持续不断的监视。
j-14系列战斗机的主动电磁干扰装置只能屏蔽电磁波,不能屏蔽可见光与热辐射。
新式护航战术经受住了实战考验。24日夜间的一次空战中,华国空军的24架j-14a偷袭清州上空的e-11a,先与2批8架f-22a交手,然后与第三批8架f-22a交手,虽然最终干掉了没来得及逃远的e-11a,但是有18架j-14a在战斗中被f-22a击落,称得上得不偿失。
美军的新战术只有一个漏洞:无法对巡逻区域整南面90度区域保持持续监控。
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并不严重。
j-14系列战斗机配备的主动电磁干扰装置无法全程工作,只能在作战时使用。因为外形设计上存在的缺陷,j-14的被动隐身能力比f-22a差了一个数量级,勉强比f-35系列战斗机好一点,所以在不使用主动电磁干扰装置的情况下,j-14能被300千米外的e-11a发现(kj-22最多只能发现220千米外的f-22a)。如果j-14想绕到e-11a的南面,需要向西或者向东绕飞350千米,然后从南面350千米处进入。即便不考虑航程问题,到达南面转向点时,j-14将进入口木领空!
这也正是美军将大田选为巡逻空域的主要原因。
除非华国想与口木开战,不然不会让战斗机“入侵”口木领空。
只是,这次美军遇到了“特殊情况”。
虽然梁国翔与狄泊清丢掉了“头号王牌”的桂冠,但是在作战能力上,两人仍然是共和国航空兵中首屈一指的战斗机机组。
因为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再先进的预警机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都要近得多。
以e-11a为例,在飞行高度11000米的时候,对飞行高度为5000米(j-14的正常巡航高度为5500米)的j-14的探测距离能够达到300千米,而对飞行高度为500米的j-14的探测距离只有220千米,对飞行高度在50米以下的j-14的探测距离不到150千米!
虽然超低空进入会使战斗机遭到敌人拦截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能量机动原理在超视距空战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规避拦截导弹的时候,战斗机的动能与势能决定了规避导弹的能力),但是对偷袭行动来说,超低空进入仍然是不二选择。
“梁哥,进入导弹射程。”
“别急,再靠近点,老子还不想用导弹!”
因为小队里的2架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