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答应他们的要求。上原陆相提出辞职,陆军拒绝提出后任陆相人选,内阁不得不总辞职。这次事件成为第一次护宪运动的导火索。
1913年末,田中义一赴欧美考察,回国后创立了青年团组织,企图通过官办组织来对应欧战开始后国内朝野思想混乱的局面。由于这个组织是针对小学毕业后到被征兵入伍之间的人员的组织,所以和在乡军人会一样发挥着向国民传播国家意志的作用。
1915年8月,作为幕后黑手,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少将策划了向袁世凯提出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当然,这事最后无疾而终,袁世凯对二十一条中的第五条是怎么都不敢答应,当然列强不容日本独霸中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后来袁世凯政府和日本政府捣鼓出来一个民四条约。
原来这二十一条分为五号:第一号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扩大之;第二号要求扩大在南满、东蒙的各种利权;第三号企图控制汉冶萍公司;第四号要求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给或让与他国;第五号要求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有力之日本人为顾问,等等。
当时日本公使日置益要求袁世凯接受这些条件,并绝对保密。袁世凯决定与日本谈判,以最小代价了结此案。从1915年2月2日开始,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等与日置益、日本公使馆参赞小幡酉吉等人开始秘密谈判。
后来中国有意地逐渐将谈判内容泄露出去。在谈判中中国代表对日本的要求有所抵-制。日本方面不断使用外交讹诈、武力恫吓等相威逼。4月26日,日本代表提出"最后修正案",做了些小让步。当时,国内反对"二十一条"的呼声日渐高涨,广大人民群情激愤。
5月1日中国方面提出修正案,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日本政府删削了第五号要求,于5月7日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9日午后六时前答复。袁世凯政府最后妥协,接受日本提出的条件,25日与日本正式签订了《民四条约》。
《民四条约》由《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于山东之条约》及另附的十三件换文组成。这些条约及换文的内容主要有:1。在山东,日本不仅得以继承德国的一切利权,还得到中国-政府关于山东内地或其沿海岛屿一概不租让于外国等许诺。
2。在南满,日本得到延长租借地及铁路期限、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农工商业及租用土地等权利。3。在东蒙,日本得到其臣民与中国人合办农业和附属工业等权。4。汉冶萍公司可与日本资本家商定合办,中国不将该公司充公、收归国有或使其借日本以外的外资。5。在福建,中国-政府答应不允许外国在沿岸地方设造船所、军用贮煤所及海军根据地,也不借外资自办。
《民四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侵略势力在满蒙、山东得到巩固和扩展,在华中华南也有所增进。这也算是在幕后一手操作的日本陆军部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少将于1915年10月晋升中将的功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