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四章 拍卖珍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厘米的珠子,会怎么样?还没等朱斌想完,场上的价格已经到了4100万,原先一次加价10万的规定,现在每次喊价都最少加价100万,好像钱都不是钱了。

    朱斌原来想能过500万就不错了,超过1000万就是奇迹了。其实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历史上,有两件齐名天下、为历代帝王所必争的宝物,那就是和氏之壁与隋侯之珠。《韩非子》中关于这两件宝物有详尽的记载:“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

    古代文献有记载隋侯之珠直径一寸,那么古代的隋侯之珠直径应该是多少呢?周朝之后到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前,一寸相当于2厘米。秦皇一统之后一寸就是2.7厘米。那么隋侯之珠出现在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前,那么那时候的一寸应该就是直径1.99厘米,其实就是现在的直径2厘米。

    和氏璧应该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珍贵的文物,价值连城,但是和氏璧是永远不会出现了,因为被制作成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亡国传国玺归汉,西汉末王莽篡权,王莽逼太后交出玉玺,太后怒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这便是金镶玉的由来。有眼不识金镶玉,就是说不知道传国玉玺的珍贵。

    至董卓作乱。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袁术夺玺。袁术死,传国玺得重归汉室。曹丕建魏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文帝一统华夏,传国玺入隋宫。后来隋炀帝被弑于江都。萧后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唐末,天下大乱,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

    隋侯之珠在公元前207年,秦朝灭国之时因为战乱失踪,或许根本就跟随秦始皇随葬了。两千年后重现拍卖会,能不引起重视才怪。虽然这颗珠子只有1.8厘米,比史书上记载的隋侯之珠2厘米要小一点。

    拍卖会上的争夺又到了白热化的底部,几个喊到了6000万之上的时候,就只有国内两个买家和日本一个买家还有香港一个买家在喊价了。这可是1000万的美金了,不是个小数目了。

    虽然国内房地产调控,但是还有两种人是真正的有钱,一个是房地产老板一个是煤老板,其他做实业的恐怕也不舍得那吃1000万美金买一颗珍珠,哪怕这颗珍珠是多么的珍贵。

    南宫北在旁边也紧张的小声说道:“不会叫小日本鬼子买走吧?”

    朱斌笑着说:“一颗珍珠罢了,谁买走不一样,你还是民族主义者呀。”

    场上的价格已经到了8000万,一个脖子上戴着大金链子的胖子直接喊价8800万,一下子提高了800万,引得场上很多人看他的大金链子,大金链子仿佛很享受众人的目光。

    危襟正坐的中年日本人喊价8900万,香港商人直接喊价9000万。前排一个小个子瘦瘦南方商人模样的人喊价9200万,到现在喊价的就只剩下四个人了。

    大家也都知道,在现场喊价的基本都是代理人,不会是真正购买者。但是即使这样厂商也是很明显一个日本买家,一个香港买家,一个南方商人买家,一个煤矿暴发户买家。当喊价到了9500万的时候,那些有点购买意向的博物馆,也只有望珠兴叹了。

    购买者的心思也各不相同,博物馆想买,自然是看中的是独一无二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日本人想买也不稀奇,从清朝末年开始,日本掠夺的中国文物可不在少数,不是数以万计,而是数以百万计。商人购买自燃看重的是升值的潜力,所以商人购买的能力和潜力也是最大的。

    &n.推荐!每日最少两更从来没有断更!老梦拜谢!!</dd>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