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一九章 陈家作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周冲文,嘉陵省人,六盘过去就是嘉陵,老家人多地少,只要出来做工的村里人都希望他们不要再回去,当然,回去探亲欢迎,回去分地,绝对不行,可是没有地,回去又能做什么?没见过多少英俊小伙,从部队回去,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小区门口做个保安,看起来新制服大盖帽,挺人模人样,再看看保安亭下面的招聘广告:招聘保安,1200元包三金,大小伙子就靠1200元过曰子,想想有多孤寒就有多孤寒。

    两个去过安市的老司机选择了来陈村,另外两个也是机修班的好手。

    现在政策好,士官退伍,国家给的安家费相当不低,加上几年的积蓄,几名士官都有能力起好陈村的房子,大家统一规划,一字排开五间,到也相当漂亮。五个女孩家里非常满意,说打灯笼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姑爷,都备好节礼,让女儿陪姑爷回老家看望双亲,初七回来上班就行。

    陈维信见缝插针,弄了个安排军转人员新方向,上报古宜军分区,古宜军分区给陈村五个好姑娘一人一万元贺礼,张司令还专门赠送现代军嫂的匾牌。

    陈维政嘴里说不让自己家的姐妹上班,其实最信的过的还是自己家的姐妹,丽维、思维、静维、英维、柳维五姐妹被他留在了顶层,负责原液的调配。严格的调配登记制度,检查制度、抽查制度,复查制度,互检制度,虽然工作十分简单,要求却极度严格。陈维政跟五个妹妹说,这里是整个电池厂的命脉所在,一点都不能马虎。陈村人见陈维政这个安排,知道任人唯亲仍然是陈维政的基本出发点,老一辈非常满意。

    这五个人,可以随意进入顶层,除此之外,只有陈维政和郑建一,以及陈维政特别批准的人,才能进入顶层。在这个顶层,没有任何电力设施,所有动力,都是电池。包括把120米深的井水抽进储液罐,都是用电池,重达两吨的120v电池原液,串联成240v的电源,能保证顶层用电不间断使用二十年。顶层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厅,厅里用钢化玻璃分隔成几个小厅,最核心的一个小厅,与100个20吨的储蓄大桶对应着100个200克的小玻璃杯,将来,每个月陈维政会在这些玻璃杯里加入100克鹅卵石粉和100克竹炭粉。这将是每月2000吨原液的来源。其它几个厅分别是陈维政的休息厅和工作厅,以及其它工作人员的休息厅。

    走过横架在龙江上的大桥,远远看到一条长长的台阶,一直从顶层大门斜斜延伸到四层的公共区,这条数十米宽数百米长的台阶,只能步行而上,不能享受任何机械服务。显得雄伟而凝重。有人说,这大大的顶层,就象个大大的石棺。

    两个老司机,一个带着十几个健壮男人负责包装材料进库,一个带着十几个男人负责货物出库,不用说,这些男人肯定是陈村人,这几天,学开装载机、打包机、叉车、精确装卸成了这两个工作队的大强度练习。两个机修班的好手成了生产线的技术指导,周冲文成了车间生产灌装负责人。张得春作为公司副总,不仅负责产品灌装,同时负责产品包装和进出库,何大助理负责财务审核,区总经理负责营销管理。

    区杰总经理与庆山县税务局商议,因为电池涉及到军供产品,难以核算成本,决定采用商定税方式,每年龙山电池厂向县税务上交商定税人民币五亿元,税外收入由龙山厂自行分配,得到县税务局同意。五亿元的纯收入,相对于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小县来说,平均每人纯收入提高一千元,已经让庆山县上上下下非常满意。

    经过大家报名,陈村常委会讨论,选定的六十个婶娘嫂子侄媳妇、五十个生产线配套人员过完年就不再外出打工,过完初六,初七就开始上班,上班主要是整个灌装程序和运输整理,在周冲文的要求下进行带薪练习。学习结束正式出产品。

    陈村五个小姑娘招回五个新姑爷,加上十条生产线一百一十个人,再加上包装材料进库和货物出库的人,以及后勤行政服务人员,龙山电池厂总共解决了约两百人的就业问题。当然都是陈村人,或者跟陈村关系不浅的人。

    整个庆山县人都在羡慕龙山陈村,怎么这条村就出了陈维政这么一个顾家的货,大大一个工厂,搞成了一个水泼不进的陈家作坊。

    陈维信看到陈维政在招工时的乱搞,只是偷笑,有人向他提意见,他说这是人家私人的厂,请谁不请谁政斧也不好管。实际上,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想法谁都有。陈维信的亲弟弟陈维义,两口子都在龙山电池厂做工,早九晚五,还有周末,包吃中餐,还有奖金。一个月工资两口子加起来六千以上,想想谁都心爽。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